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自然沉降法和撞击法两种实验测试方法,对比分析在不同季节、自然通风和人员活动多因素作用下的高校阶梯教室室内生物气溶胶分布特性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阶梯教室夏季室内生物气溶胶浓度高于冬季;教室内无通风和人员活动的情况下,室内生物气溶胶浓度大幅度下降,其平均衰减率为68%;教室内有自然通风时,室内生物气溶胶浓度与室外的趋于一致,室外空气源是影响室内生物气溶胶浓度的重要因素;人员活动会显著提高室内的生物气溶胶浓度,同时使得粒径分布状态发生改变,粒径为3.3μm~7.0μm生物气溶胶的比例从27.6%增加到59.8%。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三维阶梯教室内座位布局及单双门对行人疏散效果的影响,改进社会力模型,模拟单双门情况下4种常见座位布局的行人疏散过程,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分析行人的疏散效果及内在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在限定门口宽度下,单开后门的平均总疏散时间均小于单开前门,而双门情形下的平均总疏散时间最小;从微观密度图来看,无论是单开前门、单开后门,还是双门均打开,4种座位布局中发生人员拥挤的位置相似。但单开后门情况下高密度区域的峰值高于单开前门,而双门情况下行人承受拥挤的压力最小,发生事故的风险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