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8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530篇
安全科学   983篇
废物处理   149篇
环保管理   244篇
综合类   1549篇
基础理论   179篇
污染及防治   278篇
评价与监测   79篇
社会与环境   53篇
灾害及防治   8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叙述了电捕焦油器开工以来存在的问题,对电捕捕焦油器不能安全稳定运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改进措施。实践证明,改进工艺技术合理,方法可行,电捕焦油器运行效果达到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3.
水雾荷电净化空气飘尘与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一种高压静电水雾场产生的荷电净化空气中飘尘与细菌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静电电压15kV、通风量540m~3/h的工况下,实验装置的一次性除尘效率高于80%、除菌效率达到88%以上;实验装置可以连续运行,能耗低、出风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4.
《环境》2003,(10):22-22
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沙角C电厂是广东省“八五”计划重点能源建设项目,全套进口设备,总装机容量1980MW(3×660MW),是目前广东省最大的火电厂,年发电能力120亿千瓦时,1996年6月三台机组正式移交商业运行。现有在职职工611人。该厂环保设施于2002年初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竣工验收。沙角C电厂建有冲灰废水回收系统以及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含油废水处理系统,达到或优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已经达到了“一流火力发电厂”的排放要求。灰渣综  相似文献   
5.
6.
7.
实践     
《环境保护》2020,(1):7-7
京津冀诞生首部区域协同立法2020年1月18日,天津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天津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同一条例的河北版、北京版分別于1月11日、17日在当地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今年5月1日起同步施行。至此,同一文本三家相继通过,京津冀诞生首部区域协同立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星形线电除尘器内电流体动力学(EHD)流动与荷电粒子运动行为及两者间相互作用,构建了线板式电除尘器(ESP)内关于EHD和带电粒子运动学的耦合数值模型.该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求解电场方程和空间电荷方程,在拉格朗日法下建立带电粒子运动方程,并与FLUENT湍流模型进行耦合.利用这一模型,对3种电场风速下星形线电除尘器内流动形态与粒子运动行为进行了细致模拟,并分析了二次流动对气流、粒子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星形线电除尘通道内二次流动对流动形态和粒子浓度分布存在显著作用.随电场风速的降低,这一作用将越明显.EHD流动对细小荷电粒子运动的影响更为显著.二次流动产生涡旋并作用于主流来影响粒子运动行为.收尘板面的涡旋挤压粒子流远离壁面向流动中心运动,放电极下游的涡旋则促进粒子流向收尘板壁面靠近.此外,由于捕集通道中强二次流的存在,Deutsch计算式对除尘效率、特别是对于亚微米粒子捕集效率的计算并不准确.  相似文献   
9.
油脂对红壤结构性质与水流运动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室内灌水入渗试验,研究了灌溉水油脂浓度(0,1.0,3.0和10.0g/L)、灌水频率(1d1次,2d1次,4d1次)和灌溉模式(纯清水灌溉,纯含油脂灌溉水灌溉,含油脂灌溉水-清水交替灌溉)对受灌土壤结构性质与水流运动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灌水进入到受灌土壤中的油脂主要集中在优先流通道中快速运动,优先流湿润锋处的土壤油脂浓度较高且不受灌溉水中油脂浓度的影响,表明即便是采用较低油脂浓度的灌溉水灌溉,依然对地下水系统存在较高的污染风险;高频率、低定额的含油脂灌溉水灌溉有利于进入到受灌土壤中的油脂向深层土壤运动,使得斥水性土层厚度增大,从而导致入渗水流运动的不确定性及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风险均增大;油脂对受灌土壤团聚体的再团聚作用只有在其浓度较高时才能形成,含油脂灌溉水-清水交替灌溉因降低了受灌土壤的油脂浓度反而导致土壤团聚体分散和破碎.研究成果对再生水和原污水农田灌溉制度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