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8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确定减少氰化物残余水平的工程技术条件,使其低于加拿大饮用水水质规定的可接受最大浓度(MAC):0.2mg/L,研究了颗粒状活性炭(GAC)对水溶液中低浓度氰化物(≤1mg/L)的吸附,经过30h的连续混合,吸附过程是缓慢进行的,其初速率随活性炭粒径的增大而增大;一般而言,吸附量与pH值无关(附在pH8-9内略有增加外);当氰化物浓度>0.3mg/L,吸附量与氰化物溶液浓度呈线性增加;<0.3mg/L则与溶液浓度的一个幂次方成正比,而弗罗因德利希(Freundlich)等温线指出,氰化物浓度对吸附的影响与单位粒状活性炭的吸附量成正比,增加次氮基三乙酸(NTA)达10mg/L以上时,对吸附无影响,但胡敏酸、Ca(Ⅱ)Mg(Ⅱ)Ml(Ⅲ)和Fe(Ⅲ)可减少吸附量的30-50%,GAC吸附氰化物的可能机制及其在水处理方面的意义已被认可,包括CN^-在内的吸附机制是离子交换,象HCN分子这样的氰化物吸附是通过与含氧官能团(如-COH)形成氢键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颗粒状活性炭对水溶液中低浓度氰化物(≤1mg/l)的吸收,确定减少氰化物残余水平的条件,使其低于加拿大饮用水质规定的可接受最大浓度值。经过30小时的连续混合,吸收过程是缓慢进行的,其初速率随活性炭颗粒体积的增大而增大;一般而言,除在pH8~9内吸收略有增加外,吸收量与pH值无关,当氰化物浓度在0.3mg/l以上时,吸收量与吸收液浓度呈线性增加;低于0.3mg/l时,吸收量与吸收液浓度的一个幂次方成正比。而Freundlich等温线指出,氰化物浓度对吸收的影响与单位粒状活性炭的吸收量成正比。增加次氮基三乙酸在10mg/l以上时,对氰化物的吸收无影响,但胡敏酸,Ca~(+2)、Mg~(+2)、Al~(+3)和Fe~(+3)可减少吸收量的30~50%。GAC吸收氰化物的可能机制及其在水处理方面的意义已得到认可,包括CN~-在内的吸收机制是离子交换,象HCN分子这样的氰化物吸收是通过与含氧官能团(如—COH)形成氢键进行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活性碳纤维(简称ACF)防护口罩的结构、性能及适用范围,重点介绍了该产品的滤芯——新陈代谢型高效功能村料ACF,并对ACF与颗粒状活性炭进行对比,阐明了ACF的独特性能。同时,通过对ACF防护口罩与传统普通纱布口罩的性能对比,展望了ACF防护口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张建 《世界环境》2012,(4):68-69
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我就职于国内一家日本独资企业。一年前,与丈夫去日本大津市企业总部工作一年,曾亲身感受到日本的美丽、安静、洁净。不论是闹市区还是居民区,垃圾均装袋投放在固定地点或箱内,垃圾车每天上午9时前将全部垃圾清理完毕,再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刚到日本时,我的房东太太竹内慧子就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向我交待垃圾如何分类,什么样的垃圾是可回收垃圾,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种名为“黑钻金乌炭”的活性炭在沪面市,它克服了粉末状和颗粒状活性炭在实际运用中易散落、易污染、不易保存、使用寿命短等缺陷。该活性炭可做成各种形状的活性炭艺术雕塑,既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和斑斓的色彩成为室内的好饰品,又能够有效净化室内空气中的各种污染气体,是人类健康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6.
污染土壤中有机质结合态重金属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章明奎  方利平  周翠 《生态环境》2005,14(5):650-653
用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个污染土壤剖面中有机质结合重金属(Cd、Cu、Pb和Zn)的分布,把有机质相结合态重金属分为颗粒状有机质(POM)结合的重金属和与细土腐殖质结合的重金属。结果表明,土壤POM对重金属有明品的富集作用,其中〉2mmPOM重金属Cd、Cu、Pb和Zn的富集系数分别在1.4~3.2、2.5~2.6、2.8—3.9和3.0~3.9之间;而0.05~2mmPOM重金属Cd、Cu、Pb和Zn的富集系数分别在2.7~7.8、3.2~6.4、3.2~9.3和3.2~5.6之间,0.05~2mmPOM组分中重金属的平均富集高于〉2mmPOM组分。POM中重金属的富集程度与土壤重金属的积累呈正相关。有机质结合态重金属占土壤重金属总最的比例随土壤有机质积累而增高,表土层约40%以上的重金属以有机质结合态存在。  相似文献   
7.
三苯(苯、甲苯、二甲苯)被广泛用作油漆、涂料等的有机溶剂,其产生的大气污染与室内环境污染已备受关注,吸附回收治理技术作为污染治理及溶剂回收的有效手段,仍是当前研发热点,而探索简易、低能耗、易推广的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吸附材料做出吸附、再生性能评价,有利于工业应用及室内空气净化的推广.基于简易、低能耗、易推广的测试原则,自...  相似文献   
8.
何欢  董秉直  许光红  闫昭辉 《环境科学》2014,35(5):1824-1831
采用颗粒状大孔阴树脂和混凝作为微滤膜的预处理,考察它们去除有机物以及缓解膜污染的效果和机制.结果表明,树脂可有效去除中等和小分子的有机物,但对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有限;混凝可有效去除大分子有机物,但对中等和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有限.仅采用树脂作为预处理,虽然去除有机物效果较好,但缓解膜污染的作用有限;而混凝与树脂联用,不仅有效去除有机物,而且也有效缓解膜污染.  相似文献   
9.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12(2):99-99
纳米燃油/润滑油添加剂是由北京大学留美博士李正孝教授采用液相纳米组装技术和辐射化工生产工艺研发生产的。纳米燃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是,把水组装后,水以纳米尺度颗粒状态分散到燃油中,并作为纳米尺度的结构单元起作用。这种水颗粒的微爆作用可以让燃油和空气混合得更加充分,让燃油燃烧得更加充分和均匀,从而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和车辆的机械效率,达到节能、环保和增加动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颗粒状活性炭对低浓度氰化物的吸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颗粒状活性炭对水溶液中低浓度氰化物(≤1mg/l)的吸收,确定减少氰化物残余水平的条件,使其低于加拿大饮用水质规定的可接受最大浓度值。经过30小时的连续混合,吸收过程是缓慢进行的,其初速率随活性炭颗粒体积的增大而增大;一般而言,除在pH8~9内吸收略有增加外,吸收量与pH值无关;当氰化物浓度在0.3mg/l以上时,吸收量与吸收液浓度呈线性增加,低于0.3mg/l时,吸收量与吸收液浓度的一个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