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5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气作用下膨胀土地基的水分迁移与胀缩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土体渗流和蒸发理论,建立了大气-非饱和土相互作用模型;以现场观测的气象数据作为边界条件,进行了地基土中水分迁移的数值模拟,得到了大气作用下地基土体含水量的动态分布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地基土中含水量变化幅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3.5m深度以下土体的体积含水量基本不变,从而确定了南宁地区膨胀土地基的大气影响层深度为3.5...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STW型生态土壤稳定剂对宁淮高速公路边坡膨胀土的胀缩性、水稳性、强度、抗冲刷性等的改性试验研究,并结合现场试验,分析了STW型生态土壤稳定剂用于膨胀土边坡坡面防护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STW型生态土壤稳定剂改性膨胀土的胀缩性,随着稳定剂掺量的增大而减小;改性土的水稳性,随着稳定剂稀释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同时,改性土的强度得到显著提高,抗冲刷性能得到明显增强,具有显著的防治水土流失、促进表层固化、提高坡面稳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发育黑色泥岩,分布在贵州北部。为阐明其沉积环境和页岩气成藏条件,研究分析了沉积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泥岩具粉砂泥质结构或泥质结构,岩层多为薄层,普遍具水平层理,含浸染状黄铁矿颗粒,表明沉积水动力弱、沉积速率较低。泥岩的Mo、V、U的富集系数都大于1,Ce异常的平均值为-0.033,特定元素比值(V/Cr、Ni/Co、V/(V+Ni)和Ce/La)都显示泥岩形成于缺氧环境。总体上,龙马溪组黑色泥岩的沉积环境为水体较深、沉积速率较低、呈缺氧还原状态。龙马溪组黑色泥岩的TOC含量在2.78%~4.36%之间,平均值为3.79%;镜质体反射率(Ro)在1.88%~2.16%之间,平均值为1.99%,反映有机质已达成熟-过成熟的干气阶段;有效厚度在10~100m之间,脆性矿物含量一般在20%~30%之间,埋深大概在0~3500m。地层厚度从南至北逐渐增大,其余参数各剖面相似。因此,具有页岩气资源潜力的区域大致在桐梓-绥阳以北地区。这些特征综合表明龙马溪组黑色泥岩具备形成页岩气藏的良好条件,存在较高的页岩气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4.
湖北恩施渔塘坝富硒碳质泥岩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湖北恩施渔塘坝富硒碳质泥岩为研究对象,采用构建16SrRNA基因克隆文库方法首次对其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发现其中细菌主要特征群落为变形菌(Proteobacteria)34%、酸杆菌(Acidobacteria)43.6%、放线菌(Ac-tinobacteria)12.9%和未分类细菌9.5%。古菌...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瓦斯抽采漏气,开发了1种具备后期膨胀的二次膨胀材料(DE),以水泥基材料为对比样,利用自制的膨胀力测试装置,以XRD和SEM分别表征其膨胀力及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水泥基材料,DE材料的膨胀力明显,并表现出显著的时间效应,且DE材料的膨胀力随约束刚度增大而增大;水化1 d时, DE材料较水泥基材料生成更多的钙矾石(AFt)晶体;随着DE材料水化,AFt晶体不断增多,且水化7 d后AFt晶体发生延迟膨胀,这是引起DE材料后期膨胀的主要因素;工程应用表明DE材料可提高瓦斯抽采浓度及纯量,有效改善抽采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某电厂桩基础为工程依托,进行了两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探讨了砂泥岩地基大直径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竖向承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砂泥岩地基大直径灌注桩在极限荷载作用达到稳定的情况下,荷载由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共同承担,但表现出很强的摩擦桩特征,桩侧阻力的发挥取决于桩土相对位移,对于不同的土层,桩侧摩阻力达到极限时所对应的桩土之间相对位移不尽相同。针对试验结果,根据上部结构对基础沉降的要求,以桩顶沉降量来控制桩的竖向承载力,并提出了简化的计算公式,该公式考虑了桩土相对位移对桩侧阻力发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预测深部大跨度泥质顶板剪切冒落失稳区范围,基于泥岩峰后黏聚力软化-内摩擦角硬化的力学特性,获得了基于Mohr-Coulomb理论的泥岩峰后黏聚力软化-内摩擦角硬化的力学模型及参数,构建了深部大跨度泥质巷道数值模型,提出了泥岩峰后各强度参数变化对巷道顶板剪切破坏区的影响范围。结果表明:泥岩在峰后剪切破坏过程中具有明显的黏聚力软化-内摩擦角硬化特性;基于泥岩峰后黏聚力软化-内摩擦角硬化计算获得的巷道顶板剪切冒落高度小于黏聚力软化-内摩擦角软化的计算高度;巷道顶板潜在剪切破坏区位置及范围与泥岩峰后黏聚力软化-内摩擦角硬化计算结果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8.
膨胀土引起的工程灾害及其教训——苏丹国的情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苏丹260万km2的国土面积中,三分之一以上分布有膨胀土。膨胀土成为引起工程灾害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描述了苏丹膨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报告了由膨胀土引起的灾害、预防策略、修复措施以及修复灾害的费用。中国许多地区也分布着膨胀土,存在膨胀土灾害问题。本文所述的内容,对中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膨胀土路基水毁灾害及其粗糙神经网络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膨胀土地质灾害的总结,提出了膨胀土路基水毁灾害的分类分级方法,并根据常用的地质灾害预测办法,指出膨胀土路基水毁灾害的预测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问题,当考虑降雨、干旱等气候因素耦合影响时,宜进行危险性点评估。提出了采用粗糙神经网络对膨胀土路基水毁灾害进行评价和预测的方法,并运用粗糙集理论确定了该神经网络的结构。同时,以某膨胀土路基水毁大型模型试验的数据为例,进行了灾害预测,结果表明,将粗糙神经网络运用于膨胀土路基的水毁灾害预测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离子土壤强化剂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新乡膨胀土进行了化学改性,并对改性膨胀土的微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离子土壤强化剂可以有效地降低膨胀土的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掺入离子土壤强化剂的膨胀土中部分矿物形态由片状转变为粒状,且直径大于10 nm的孔隙体积明显减少;离子土壤强化剂和消石灰共同作用,使得膨胀土中矿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