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矿尾砂综合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选矿尾砂采用再磨再选工艺回收尾矿砂中的金、银、铜、铁 ,再选尾砂采用全尾砂水淬渣膏体充填技术充填井下采场 ,实现微渣排放 ,再选产生的废水经净化处理后回用于选矿作业  相似文献   
2.
LNAPLs污染物在层状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层状非均质多孔介质中轻非水相液体(Light Non-Aqueous Phase Liquid,LNAPL)的运移机制与分布特性。首先,在二维砂槽上进行LNAPL的入渗试验,试验过程中用数码相机进行拍照,把LANPL的扩散过程以图像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用AutoCAD对图片进行分析处理,得出不同时刻LNAPL的入渗锋面变化图。结果发现,介质结构突变面改变了LNAPL的迁移模式。在LNAPL由中砂进入细砂层后,由于受到毛细作用的增强,其运移速度加快;而由中砂进入粗砂,受粗砂介质阻滞作用增强的影响,LNAPL运移速度变小。当LNAPL由干砂进入湿润砂体时,由于孔隙水浮托力增大,LNAPL先产生纵向运移,随后以横向迁移的形式在地下水位上部聚积。当达到一定厚度后,LNAPL的压头足以克服浮托力,驱替孔隙水进入砂土孔隙。另外,LNAPL的厚度足够大时,方可克服饱水层受到的浮托力,在地下水位上形成LNAPL池,并因孔隙水向周围砂体排泄,LNAPL池周围的水位上升。  相似文献   
3.
类水滑石Mg/Zn/Al焙烧产物对高氯酸盐的吸附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王红宇  刘艳 《环境科学》2014,35(7):2585-2589
利用类水滑石Mg/Zn/Al的焙烧产物对ClO-4进行吸附性能研究,通过类水滑石表面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并探讨其吸附等温、动力学模型,并研究了焙烧温度、Mg/Zn/Al质量比、溶液pH值、吸附时间及吸附剂投加量等因素对类水滑石Mg/Zn/Al吸附ClO-4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500℃下焙烧4 h,Mg/Zn/Al质量比为2∶1∶1的类水滑石对ClO-4去除效果较好,吸附容量最大且对溶液pH值有较好的适用范围.经500℃焙烧的类水滑石吸附ClO-4的动力学拟合结果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及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  相似文献   
4.
分别用层状氢氧化镁铝(LDH)和焙烧层状氢氧化镁铝(CLDH)作为吸附剂吸附脱除水溶液中偶氮染料酸性黑10B.考察了脱色时间、pH值、吸附剂的投加量、温度、染料初始浓度和焙烧温度等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LDH及CLDH对酸性黑10B染料具有良好的脱除效果,室温下,10g/L LDH和1g/L的CLDH对浓度为100mg/L的染料的脱色率分别达95.93%和99.97%.pH值是影响吸附能力的关键因素,吸附剂对溶液pH值有一定缓冲作用.LDH及CLDH对酸性黑10B吸附结果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饱和吸附后的LDH及CLDH用高温热解法再生,吸附性能良好,随再生次数增多,脱色率下降.  相似文献   
5.
用微孔填充理论研究活性炭对有机气体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微孔填充理论研究了活性炭C40/4对丙酮、甲苯、二氯甲烷有机气体的吸附性能,测试了该活性炭对3种有机气体在不同温度下(288.15,293.15,298.15K)的吸附结果。用D—R方程处理了实验数据,建立了3种有机气体在活性炭C40/4上的等温吸附模型,并将实验测试值与理论预测值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微孔填充理论及D—R方程可很好地描述活性炭C40/4对有机气体的吸附性能,理论预测值与实验测试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3%;有机气体分压较高时,由于发生毛细凝聚,理论预测值较实验测试值偏低。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动力作用下尾砂液化破坏特性,基于某矿山尾矿库坝体分层尾砂,开展不同固结应力和层状结构条件下动三轴试验,分析层状尾砂动弹性模量、阻尼比及动剪应力比等动力参数与动孔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固结应力对层状尾砂力学特性和动孔压变化趋势有较大影响,固结应力越大,动孔压增长越明显,初始增长斜率随固结应力增大而下降;尾粉土厚度...  相似文献   
7.
100起CNG加气站事故的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文统计了100起CNG加气站典型事故案例,从事故发生的位置、事故类型和事故损失等方面,分析了CNG加气站事故的特点。总结了CNG加气站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CNG气质问题、高压储气容器安全问题、CNG汽车气瓶问题、压缩机问题和售气系统安全问题。并提出了保证加气站安全运行的对策措施:提高加气机安全、提高储气系统质量、解决CNG汽车气瓶问题、提高压缩机质量、提高CNG加气站气质、加强加气站的安全管理。售气系统、高压储气系统、天然气压缩系统是较为危险的系统,应对其进行重点管理。  相似文献   
8.
以规模小区生活污水为水源,对采用聚丙烯网状填料和强化炉渣组合填料的二段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以下简称二段法)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针对本工艺的各项技术指标、影响因素以及各相关参数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反应器在第一接触氧池HRT为20 min、气水比为6∶1和第二接触氧池HRT为25 min、气水比为5∶1条件下,接触氧化池达到最佳降碳条件;反应器在第一接触沉池上升流速5.5 m/h和第二接触沉池上升流速4.5 m/h条件下,接触沉淀池达到最佳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9.
张晓彤  章骅  吕凡  何品晶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2):5725-5733
采用Mg-Fe型类水滑石(LDH)吸附剂提纯污泥焚烧飞灰(ISSA)浸出液中的磷,探究了吸附剂煅烧对磷吸附效果的影响及磷吸附和脱附机理.研究发现,在高浓度磷溶液(>1000mg/L)中,未煅烧的类水滑石(LDHu)磷吸附容量高于煅烧后的类水滑石(LDHc).LDHu具有典型的层状结构,磷的吸附与脱附主要通过磷和金属离子沉淀-溶解、静电吸附-排斥、配位作用和离子交换实现.而LDHc层状结构消失,形成双金属氧化物,不存在明显的阴离子交换作用.经LDHu或LDHc吸附和NaOH溶液脱附后,ISSA浸出液均具有良好的磷纯化效果,磷相对纯度从36%分别上升至77%和69%,磷回收率分别为84%和57%.纯化后的溶液适合制备高值含磷产物.  相似文献   
10.
周绍杰  刘明照  钱翌 《化工环保》2017,37(2):183-188
以粉煤灰(FA)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和层状金属氧化物(LMO,也称LDO),并采用XRD和BET技术进行了表征。比较了FA、LDH、LMO对活性红X-3B染料(X-3B)的吸附效果;考察了LMO吸附X-3B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吸附机理。XRD表征结果表明,LMO在吸附X-3B后重新恢复LDH层状结构。BET表征结果表明,LMO的比表面积大于LDH。吸附实验结果表明,3种吸附剂对X-3B吸附效果的优劣顺序为:LMOLDHFA;在初始X-3B质量浓度为50 mg/L、LMO投加量为2.0 g/L、吸附温度为25℃、吸附pH为7、吸附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X-3B去除率可达98.1%;LMO对X-3B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饱和吸附量为129.53 mg/g,且吸附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