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106篇
综合类   69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010~2015年30个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框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逐层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时间度”和“熵值”法确定时间权重,构建TOWA-GA混合算子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模型.结果表明:6a来,30个省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均值为0.837,整体呈好转趋势,但省域间差异明显.通过Theil指数分析发现,省域间总体差异下降了15.91%,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省域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内外油田开发的类比事故调查及资料分析,结合大庆太19区油田开采的实际情况,事故风险主要来自于钻井(井下作业)天然气集输管线以及站场等工艺环节,危险其安全的潜在危险因素主要有自然灾害、腐蚀环境、误操作、设备缺陷、施工及人为破坏等同题.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故,不论是人为因素引起的还是自然灾害,其最终结果都是导致原油、天然气或含油污水的泄漏及火灾爆炸事故,并产生不同程度的环境风险,因此采取风险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国内采油废水处理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晓宇  何红梅  赵立志 《环境技术》2003,21(5):15-17,14
从水污染的定义出发,依次介绍了采油废水的组成及特点、处理采油废水的难点及传统物化方法和生物法处理采油废水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含油污泥特点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油田开采、油气集输及污水处理场,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文章介绍了不同来源含油污泥的特点及脱水方法,并对各种含油污泥处理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由于含油污泥成分复杂,没有任何一种处理方法可以处理所有类型的含油污泥。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制定油气田井场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防范措施,降低事故发生可能性,基于成本收益理论建立油气田井场作业人员的行为决策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定量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对不安全行为的降低幅度为21.8%,17.2%,负向激励和监督力度共同作用下不安全行为可降低44.8%。油田企业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应优先提升HSE奖励水平,合理控制罚金水平的同时加大管理监督力度,从而有效减少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职业病,在传统GM(1,1)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非线性GM(1,1)模型,在传统的GM(1,1)模型中引入弱化算子,将紧邻均值与原始数据之间的线性假设改为非线性假设,提高曲线的拟合度。以2005—2014年的全国职业病例数为研究对象,进行数据拟合和预测分析,其中以2014年职业病例数作为验证数据,并利用后验差比值和小误差概率2个参数,检验该改进模型的预测精度。由应用实例的分析结果可知:在职业病发病趋势的预测方面,改进的非线性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提高到一级,曲线拟合度较高,预测得到2015年的职业病例数为34 900例。  相似文献   
7.
采用油浴法合成了疏水性咪唑类离子液体[omim]PF6。研究了这种离子液体对油田污水的萃取,考察了萃取时间、离子液体加量、pH值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萃取15 min就可以达到平衡。污水COD的去除率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同时对再生离子液体处理油田污水的效果进行了探讨,离子液体的循环使用次数对处理污水的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以白鲢鱼为实验生物,采用半静态实验方法,研究了几种油田化学剂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研究表明:防膨剂、杀菌剂K、杀菌剂L、清蜡剂、四氟硼酸、酸化缓蚀剂、阻垢剂、阻垢缓蚀剂、缓蚀阻垢剂和破乳剂的96h半致死浓度LC50值分别为0.68、1.6、9.3、25、123、510、620、3240、4570、7410mg/L。根据化学物质对鱼类毒性物质分级标准,防膨剂属于剧毒物质;杀菌剂K、杀菌剂L和清蜡剂属于高毒物质;四氟硼酸、酸化缓蚀剂和阻垢剂属于中毒物质;阻垢缓蚀剂、缓蚀阻垢剂和破乳剂属于低毒物质。这几种油田化学剂的安全浓度为0.068~741mg/L。此研究可为评价油田化学剂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制定废水排放浓度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嗜盐菌具有独特的细胞结构、生理功能和代谢产物,能够在高盐环境下正常生存和生长,适宜于偏碱性的环境,因而能有效应用于含盐污染物的治理。结合油田含盐采出废水的特点,介绍了嗜盐菌的特点、嗜盐机制等,及嗜盐菌在含盐采出废水和其它有机污染物处理中的作用,为油田含盐采出废水的处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并为更大范围地推广嗜盐菌在油田含盐采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油田作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讨论了作业废水的组成与特点,并对近年来钻井废水处理工艺,酸化废水处理工艺,压裂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总结与评述。根据作业废水的处理现状,对未来作业废水的处理技术进行了展望。油田废水处理主要向以下三个方面发展:开发新型处理药剂;建立高效处理工艺流程;从污水源头开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