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3S技术动态监测天山草地农业产量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疆阜康县大量“天地”资料观测基础上,利用3S(RS、GIS和GPS)技术和生态系统分析方法,对新疆天山草地农业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动态监测和大面积估产研究。结果表明,该县草地和森林面积1998年比1988年分别下降了17.5%和51.o%,而农业用地面积和沙漠危害面积却分别增加了57.8%和21.2%,实现了利用3s技术系统准确监测新疆阜康县草地农业资源动态变化,其大面积草地遥感估产精度达到75.8%以上。最后,建立了新型PPR估产模型,其估产精度达到81.76%以上,并给出了理论生态成因解释与定量分析结果等。  相似文献   
2.
目前,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问题突出。着眼于畜牧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对研究区畜牧业生产的实地考查、分析和计算得出结论: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不合理和未加利用的畜牧粪便及畜牧业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污物是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的重要原因,来源于畜牧业生产的非点源污染的氮就足以使巢湖水质劣于Ⅲ类标准。最后探讨了解决巢湖富营养化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西藏才曲塘草地畜牧业的生态旅游景观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凡  李森  陈同庆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3):265-267,227
才曲塘草地畜牧业科技示范区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镇,目的是通过采用农牧业高新技术,提高农牧业综合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中发展生态旅游是示范区主要开发方向和目标之一.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分析了才曲塘生态旅游景观的形成条件、景观要素、景观结构特点,对进行了生态旅游景观的功能区划分;提出可以通过才曲塘的规划和建设,探索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的草地畜牧业景观结构,充分发挥畜牧业发展和生态旅游的功能,对高寒地区草地畜牧业综合开发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农牧结合的功能、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藏高原民族众多 ,民族生存方式及资源利用形式的牧业化 ,构成了高原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通过剖析透视高原农牧结合的功能特征 ,认为高原已形成核心农区、农区边缘地带、核心牧区、牧区边缘地带等4种可供选择的农牧结合生产模式 ,只有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高原农牧业的有机结合 ,才有可能切实加快推进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从而确保高原各民族人民的食物安全。  相似文献   
5.
利用遥感技术动态监测大面积农田土壤水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利用遥感技术动态监测大面积农田土壤水分含量 ,排除农田植被和地形的干扰 ,1 997- 1 998年在甘肃省定西县岔口乡建立了监测样区 ,在地面实测 0~ 50 cm大面积农田土壤水分本底资料和收集 5幅 TM卫片影像资料加工处理基础上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了遥感信息 (NDVI和 RVI)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遥感光谱相关模型 ,做出了观测区土壤水分含量分布图 ,得到了初步的大面积农田土壤水分宏观动态监测结果 ,基本实现了利用遥感技术大面积动态监测土壤含水量 ,有效地指导农业春耕生产和快速掌握土壤墒情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在波长 60 0~ 1 0 50 nm光谱段 ,土壤含水率与光谱反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α<0 .0 5) ;利用遥感技术建立的 TM光谱水分监测模型 ,其模型监测 0~ 2 0 cm土层含水量的精度达到 90 %以上 ,实际监测土壤水分精度达到 72 .3% ;在遥感监测2 0~ 5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中 ,利用遥感模型监测土壤水分精度达到 80 %以上 ,实际遥感监测精度达到 60 %左右 ,并且建立了热惯量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相关模型 ,给出了决定系数 (R2 )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