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0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776篇
安全科学   404篇
废物处理   37篇
环保管理   259篇
综合类   1542篇
基础理论   41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06篇
评价与监测   58篇
社会与环境   364篇
灾害及防治   19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京雨花石     
南京出产的雨花石为天赐瑰宝,按照矿物岩石学可分为11类,可从岩石质地、艺术、科学、历史四个方面评价其价值。雨花石作为砾石、卵石主要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而组成雨花石的原岩的成因各异,火山作用是最为重要的成因方式。雨花石可从产品销售以及发展旅游事业等方面加以利用,搞好规划开发利用时要注意保护资源。  相似文献   
2.
常业军  程文瀼 《灾害学》2006,21(4):42-45
针对不同结构多层商住楼的具体特征,运用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对各类房屋未来的震害情况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震害损失与投资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法,为进行这类房屋的结构选型、设计及工程投资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笔者所论述的嵌套制 ,是继现有 5种工厂管理运行机制之后的第 6种机制。通过阐述嵌套制的特征、原理、实例、理论与现有的 5种机制的区别 ,证明它是一种有效的工厂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推行嵌套制 ,对于追求更切合危险源点的潜在性与复杂性的控制方案 ,对于解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路径与工厂其他各种管理途径接轨的问题 ,对于提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用性 ,对于催生具有实质效果的各级、各层次安全监督管理机制 ,对于促进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的发展 ,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简要叙述了常用的信号处理系统的类型与处理机结构,介绍了正逐步得到广泛应用的DSP+FPGA处理机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时信号处理的线性流水阵列,并举例说明了该结构的具体实现,最后分析说明了此结构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的所有制结构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实体形式包括县属地方国有经济、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和民营经济,探讨了县域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形式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拉索预应力空间网格结构的索张力计算及张拉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际工程中,对于拉索预应力空间网格结构的索张拉是一个需要反复调整的繁琐过程。对此,提出了一种针对多阶段多批次张拉施工全过程分析的计算方法,用以提高索张拉施工的效率。该法通过不断减小拉索实际张力与目标张力的差值来求解各索在张拉过程中应该产生的初始应变,最后只要利用计算结果并按照预定的顺序张拉,便可使所有索只经过一次张拉就能最终达到各自的目标张力值。对一个150 m跨度的拉索预应力球面巨型网格结构进行了计算,并利用计算结果,对结构的杆件内力和最大节点位移进行了张拉全过程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际工程中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计算与张拉是切实可行的,另外,在张拉过程中进行跟踪分析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在连续流条件下,快速培养亚硝化-厌氧氨氧化(PN/A)颗粒污泥是实现污水高效生物脱氮处理的关键技术. 与PN/A污泥相比,亚硝化(PN)颗粒污泥具有生长周期短、易于批量化培养的优点,并可作为富集厌氧氨氧化菌(AMX)的载体. 在3个完全混合流反应器(R1~R3)中,分别按照质量比3∶1、1∶1和1∶3混合接种PN/A和PN颗粒污泥,并通过设置高氨氮负荷、短水力停留时间和强水力剪切条件,成功启动了连续流自养生物脱氮工艺. 结果表明,尽管R3的启动时长较R1和R2更长,但污泥接种比并未显著影响连续流反应器在稳定状态下的脱氮性能,总氮去除负荷均可达到2.6 kg·(m3·d)-1以上. 接种的PN颗粒污泥通过提供好氧氨氧化菌种(AOB),为AMX生长供给了充足的亚硝态氮基质,充分发挥了培养PN/A颗粒污泥的前驱体作用. 由高通量测序结果可知,R1~R3中成熟颗粒的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明显高于接种污泥. AOB(Nitrosomonas属)和AMX(Candidatus KueneniaBrocadia属)与Chloroflexi、Bacteroidetes和Chlorobi等异养菌门是驱动自养生物脱氮和维持颗粒结构稳定的关键菌群. 总之,PN与PN/A颗粒污泥的混合接种是快速启动连续流自养脱氮工艺的可行策略,对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土壤CO2的释放能够显著增加大气牛CO2的浓度,增强温室效应,从而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产生重要影响.但是,不同的土壤层对CO2通量的贡献量有很大的差异.文章通过挖坑法结合红外气体分析法研究了内蒙古草原典犁针茅(Stipa krylovii)群落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群落不同剖面深度土壤CO2通量格局以及影响CO2通量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表层土壤移走后,土壤CO2通量的变化可分为瞬时、短期、长期三种格局.新剖面上最初的0~21 min内释放的CO2通量最均大于初始土壤表层CO2通量,而且两者比值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也随土壤CO2生产能力增强而增大.2~4 d后,新剖面CO2通量持续下降至低于初始土壤表层CO2通量的水平.形成短期稳定状态.更长时间后,新剖面则逐渐表现出与初始土壤剖面表层相近的CO2通量特征.我们认为,(1)在新剖面形成时的CO2通量瞬时和短期格局主要受土壤中存留的原始CO2的浓度及其扩散过程控制,(2)长期格局则由资源水平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土壤CO2生产能力主导.文章进一步揭示了建立包含垂直分层的SOC分解和CO2扩散过程的生态系统模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Soils from two typical tidal salt marshes with varied salinity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wetland were analysed to determine possible effects of salinity on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through changes in soil microbiology. The mean soil respiration (SR) of the salt water–fresh water mixing zone (MZ) was 2.89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astal zone (CZ) (4.73 and 1.63?μmol?m?2?s?1, respectively, p?Pseudomonas sp. and Limnobacter sp. that might have led to its higher dehydrogenase activity and respiratory rates. Additionally, the CZ possessed more Halobacteria and Thaumarchaeota with the ability to fix CO2 than the MZ. Significantly lower soil salinity in MZ (4.25?g?kg?1) was suitable for β-Proteobacteria, but detrimental for Halobacteria compared with CZ (7.09?g?kg?1, p?相似文献   
10.
● Properties and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of CSBT photocatalyst were investigated. ● Properties of CSBT were controlled by simply manipulating glycerol content. ● Performance was linked to semiconducting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CSBT (W:G ratio 9:1) had better performance with lower energy consumption. ● Phenols were reduced by 48.30% at a cost of $2.4127 per unit volume of effluent.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perties and performance of black titanium dioxide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 (CSBT) for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is crucial for improving its prospect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this study, CSBT was synthesized using a glycerol-assisted sol-gel approach.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water-to-glycerol ratios (W:G = 1:0, 9:1, 2:1, and 1:1) on the semiconducting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SBT wa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CSBT in removing phenolic compounds (PHCs) from real agro-industrial wastewater was studied. The CSBT synthesized with a W:G ratio of 9:1 has optimized properties for enhanced removal of PHCs. It has a distinct core-shell structure and an appropriate amount of Ti3+ cations (11.18%), which play a crucial role in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CSBT. When exposed to visible light, the CSBT performed better: 48.30% of PHCs were removed after 180 min, compared to only 21.95% for TiO2 without core-shell structure. The CSBT consumed only 45.5235 kWh/m3 of electrical energy per order of magnitude and cost $2.4127 per unit volume of treated agro-industrial wastewater. Under the conditions tested, the CSBT demonstrated exceptional stability and reusability. The CSBT showed promising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of phenols-containing agro-industrial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