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5篇
综合类   7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CO2化学吸收法分离纯度高,技术成熟,但能耗过高及成本是困扰该技术发展的瓶颈.在常压条件下对利用Ca(OH)2直接矿物碳酸化固定MDEA/PZ混合吸收富液中CO2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考察了吸收液负荷、Ca(OH)2投加量、pH、温度及搅拌速率等因素对解吸率的影响,并利用动态吸收-解吸循环实验研究了其CO2吸收性能和循环使用稳定性,最后对碳酸化反应产物进行了XRD、TEM分析.结果表明,在常压条件下,Ca(OH)2可以通过液相直接矿物碳酸化对CO2进行直接固定,并实现吸收富液的再生;随着负荷的升高及Ca(OH)2投加量、pH、搅拌速率的增大,解吸率随之增加;随着溶液温度升高,解吸率下降;经过5次动态吸收-解吸循环实验后CO2吸收量可以达到并保持在0.57 mol·L-1,显示出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王恒 《环境工程》2017,35(5):73-76
以新配和含有一定H_2S的MDEA溶液为吸收液,以聚偏氟乙烯(PVDF)膜组件为接触器,通过对操作参数的调节和改变膜孔大小等方法对脱硫率和总传质系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气液压力差以及膜孔孔径的增加均有利于脱硫率和总传质系数的提升,即均有利于脱硫。降低进气流量和低气液比均对H_2S传质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醇胺溶液吸收与解吸CO2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温度333K、常压条件下,在羟乙基乙二胺(AEE)总量一定的溶液中,研究了不同浓度AEE对CO2的吸收性能;在总胺质量分数为40%的溶液中,研究了不同配比的AEE N-甲基二乙醇胺(MDEA)对CO2的吸收性能.考察了吸收过程中吸收速率、吸收量、吸收时间、AEE浓度以及吸收液温度的相互关系.控制解吸过程温度为393K,考察了CO2解吸量与解吸时间的关系.实验表明,适当降低AEE浓度有利于充分发挥AEE溶液的CO2吸收性能;在MDEA溶液中加入适量AEE,可以明显提高CO2的吸收与解吸性能;其中质量分数为20?E 20%MDEA的复合溶液在CO2吸收与解吸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实际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选用正十六烷模拟润滑油,通过振荡平衡实验,考察了两种含氮脂肪酸型生物降解促进剂(甲基二乙醇胺油酸酯(MDEAO)和油酸二乙醇酰胺(ODEA))对水土体系中正十六烷吸附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正十六烷在水土体系中的有机质标化分配系数与土壤种类无关,与生物降解促进剂种类有关;土壤对正十六烷的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MDEAO的临界胶束浓度为2.0 mg/L,对土壤吸附正十六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ODEA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7 mg/L,形成的胶束对正十六烷的增溶效果明显,促进了正十六烷在土壤中的解吸。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国内新建的以酸性气和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原料生产硫磺的装置,大多采用二级转化Claus制硫工艺,尾气采用热焚烧炉处理,溶剂再生采用常规汽提再生技术。工艺系统主要包括硫磺回收、尾气处理、溶剂再生3部分。  相似文献   
6.
N-甲基二乙醇胺-二乙醇胺复合溶液脱除采出气中的CO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国石化胜利油田CO2驱现场情况,采用耐压实验装置模拟CO2驱采出气.在中压条件下对N-甲基二乙醇胺(MDEA)及MDEA与二乙醇胺(DEA)的复合溶液脱除模拟采出气中CO2的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吸收饱和液进行了再生实验.在模拟采出气中V(CH4):V(CO2)=3:7、反应温度为70.0℃、反应压力为0.5 MPa、MDEA-DEA复合溶液中MDEA质量分数为40%、DEA质量分数为2%的条件下,CO2吸收体积为48.429 71 L,再生温度为106.0℃,再生能耗为0.010 12 kW·h/L,再生率为98.84%.  相似文献   
7.
N-甲基二乙醇胺/哌嗪溶液和氨水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DEA/PZ溶液被认为是目前燃煤电厂煤燃烧后脱碳过程中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化学吸收剂.反应速率和气液平衡是研究CO2吸收剂的重要参数.因此,本文在一个加压湿壁塔实验台上,针对45%MDEA/5%PZ(质量分数)溶液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溶液在20~60℃时的反应速率和在20~120℃之间低CO2负载量(<0.2mol·mol-1)条件下的CO2平衡分压,并拟合出了平衡分压的半经验关联式.鉴于氨水是目前另一种被广泛关注的CO2吸收剂,本文在相同的实验装置上,进行了5%氨水的吸收速率实验,并与MDEA/PZ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在20℃和40℃之间的吸收速率接近,20℃时氨水的吸收速率略高,但MDEA/PZ溶液在40℃时的吸收速率高于氨水.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推荐45%MDEA/5%PZ溶液的吸收温度窗口应为40~60℃,氨水应为20~40℃.  相似文献   
8.
李晓婷 《环境工程》2009,27(1):55-57
选甲基二乙醇胺溶液为吸收剂,聚丙烯中空纤维膜作接触器,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膜基吸收恶臭气体H2S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吸收剂浓度对脱硫率影响明显,适当的吸收剂浓度是保证脱硫率的关键因素;进气速率增大可以提高传质系数、增强传质,但脱硫率降低;提高进气压力可以提高脱硫率,但不如吸收剂浓度影响大;吸收剂循环使用对脱硫率影响较大,应在满足出气要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循环次数和循环比例。对含H2S347mg/m3的进气,实验得到的适宜的脱硫条件为:进气流速0.35m3/h、压力0.1MPa,吸收剂流量0.40m3/h、浓度3mol/L。在该条件下,单级膜组件脱硫率稳定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9.
甲醇装置酸性尾气工业处理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甲醇装置酸性尾气工业处理试验,用体积分数为25%~30%的N-甲基二乙醇胺(MDEA)水溶液提浓该酸性尾气,提浓后的酸性尾气送至克劳斯硫磺回收装置回收硫磺。在再生塔底温度为124℃、气液比为80、吸收塔塔板为11层的条件下脱除H2S,净化气中H2S体积分数小于0.25%,去除率为97.3%。该项目的实施消除了HCN、CH30H、H2S等有毒气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同时可回收硫磺736t/a,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两套胺液集中再生装置出现异常,再生后贫液中ρ(H_2S)达到2.0~3.0 g/L,远高于1.2g/L的工艺设计值。通过在实验室模拟装置上考察新鲜脱硫剂的吸收和再生性能、分析工厂胺液脱硫系统贫液的杂质组成和来源、对比实验室净化前后的效果,查明胺液脱硫系统脱硫剂再生性能下降的原因。据此对工厂胺液脱硫系统提出相应的操作建议,包括采取胺液净化技术将系统热稳盐含量(w)从2.35%降至0.95%、规范操作以降低Na~+含量等措施,使得胺液脱硫系统在整改后的两个月运行中,贫液中ρ(H_2S)从原来的最高1.68 g/L降至0.66 g/L以下,达到胺液脱硫系统稳定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