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晶 《世界环境》2007,(1):10-11
当今中国,循环经济可谓是社会各界使用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何谓循环经济?其定义见仁见智。作为学术性概念,多数学者都认为,循环经济思想来源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SpaceshipEconomy)理论。其核心内容即是,地球如果不想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就要树立一种新的发展观,即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的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2.
职安课堂     
《现代职业安全》2006,(8):87-87
一直以为地震这样的事离自己很远,却不曾想前不久就亲历了一场有惊无险的“地震风波”。尽管后来得知这次地震发生在北京周边的城市文安,并且在当地也没有造成什么大破坏,但是当时发生的瞬间确实有这样的感觉——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是那么无助!事后与同事谈起,大家感慨尽管宇宙飞船已经进入太空,但是对于地球本身,还有很多秘密是人类无法破译的,譬如对地震的准确预测。从古代中国张衡的“地动仪”,到现今各种各样的地震预测装置,无一不是希望能准确预测地震以减少人员财产的损失,然而,时至今日,这还是人类无法攻克的一  相似文献   
3.
美国宇航局(NASA)专家提出一种特殊摄像机原型,能帮助检查宇宙飞船或航天飞机防护层的完整性。研制者将它称之为独立的太空船外自动摄像机。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人们肆无忌惮地污染地球而超过了地球的承载能力,地球就会像没有资源的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对此,笔者深以为然。如今,一些心存侥幸、只顾经济利益而罔顾环保责任的企业未经环保部门许可,擅自停运处理设施;钻环保法律空子,故意拖延整改时间;明目张胆加设管道,偷排漏排工业污水……这些环境违法行为让我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到如今的绿色生产、循环经济生态园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就在一直不断地深入进行着,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在我国也开始建立以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据的各种各样的生态工业园区,它以清洁生产为前提,从源头防治污染产生开始,在园区内部把不同的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  相似文献   
6.
最后的……     
李海峰 《环境》1995,(4):25-25
随着航天科学的迅猛发展,人类在开发太空、利用太空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所料不及的是,各种航天器除履行人类赋予的种种使命外,也给太空留下了大量的垃圾,造成严重的太空污染。  相似文献   
7.
陆译 《劳动保护》2011,(11):74-76
1967年1月27日,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准备飞行时,突然起火,3名字宇航员全部遇难。他们是"阿波罗"空间计划的首批牺牲者,也是当时美国最有经验的宇航员。两年后,即1969年,美国的空间计划终于把人类送上了月球。  相似文献   
8.
周仕凭 《环境保护》2006,(1A):56-59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是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之一。他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不合理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在今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被写进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公报。但在5年前,当“循环经济”一词还只在中国学者的学术论文中出现时.江苏一家造纸企业就在积极探索.因为他们知道,没有循环经济作为企业发展的引擎.企业很难获得长久的发展动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高峰 《民防苑》2009,(4):8-10
由于太空中的垃圾越来越多,成功发射宇宙飞船成了一件更加不可预期的事情。如何清理太空垃圾已经迫在眉睫地摆在了世界各国面前。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是人类对自身发展过程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扬弃。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思想的影响下,受到宇宙飞船生存系统的启发,产生了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其走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污染然后大量投入治理的老路,不如采用新的反馈方法,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循环往复地使用资源,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