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动力学光度法,在不经分离的条件下,采用比均定中变换同时测定水样中BrO-3与IO-3,优化了试验条件,试验了不同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BrO-3与IO-3在0.10 mg/L~3.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01 mg/L与0.02 mg/L,RSD分别为2.8%与2.0%,回收率为97.2%~104%.  相似文献   
2.
选取芦苇、菖蒲、美人蕉和香蒲等4种南京地区常见的人工湿地常用植物作为供试植物,对其在春季对生活污水总氮(TN)去除效果的数学模型进行研究.通过监测引种植物后污水中TN浓度,利用回归分析建立湿地植物去除污染物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毒季种植植物后污水中的TN浓度按线性关系减少,其中芦苇、菖蒲和香蒲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其直线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27,0.929和0.979;美人蕉在春季对TN的去除能力较差,其线性仅为0.561.  相似文献   
3.
利用1970—2000年北京及其周边地区以及影响北京沙尘天气的上风向共14个基准气象站的沙尘天气与相关气象因子资料,分析了沙尘天气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风速、相对湿度与沙尘天气的相关关系最显著;同时,对能见度与沙尘浓度观测值的分析得出,二者存在非线性关系。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用能见度、风速、相对湿度构建了沙尘强度特征指数,该指数与这3个因子均呈非线性关系,指数值越大表示沙尘天气强度越大,反之,指数值越小表示沙尘天气强度越小。经验说明,沙尘强度特征指数与相应沙尘浓度观测值有着较一致的变化趋势,该指数从气象和环境两个方面反映了沙尘天气的强度特征。  相似文献   
4.
李桂华  李茂书 《化工环保》1993,13(6):328-333
废水的BOD5与CODcr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在生产稳定的情况下,只需测定CODcr,就可根据线性回归方程及置信区间,迅速预报出BOD5,此值与实测值比较,相对误差≤±10%。  相似文献   
5.
利用相对湿度、能见度和PM_(2.5)质量浓度观测数据,针对不同相对湿度下,建立了消光系数与PM_(2.5)质量浓度之间线性关系,并分析了相关关系的全国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在一定相对湿度区间内均可建立线性相关关系,而且相关性较好,相对湿度40%~90%区间内的平均相关系数高于0. 75,其中北京相关系数高达0. 9.北京、长三角和四川等地的PM_(2.5)单位质量消光效率在同等相对湿度下明显大于其他地区.不同地区湿度对能见度影响程度不同,北京等地在相对湿度大于90%时相对湿度对能见度作用大于PM_(2.5),而广州在相对湿度大于80%时相对湿度的作用明显增强.利用能见度反算北京地区PM_(2.5)浓度可知,1980~1996年,PM_(2.5)浓度年际变化不大,受采暖方式影响冬季PM_(2.5)浓度显著较高; 1997~2009年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2010~2012年呈现上升趋势. 1980年以来,全国的PM_(2.5)浓度整体呈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华北地区,PM_(2.5)浓度始终高于全国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6.
珠江三角洲一些菜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来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探讨珠江三角洲中心区经济发达地带的多环芳烃污染水平,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环保政策提供依据,分析了55个分别采自广州、东莞以及佛山郊区表层菜地中土壤样品的多环芳烃的含量.16种EPA(美国环保署)规定的优先控制多环芳烃含量为58~3077 μg·kg-1,均值为315 μg·kg-1,相对于土壤标准和世界其它地区的检测结果属于中等程度污染.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同土壤总有机碳、碳黑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通过几个常用参数分析得知,广州、东莞及佛山的多环芳烃污染来源于石化污染以及化石燃料、生物质和煤炭的燃烧.据估算,广州、东莞及佛山0~20 cm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类的储量为1292t.  相似文献   
7.
蚯蚓对城市污泥中铅的富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蚯蚓能提高土壤自净能力并对重金属有富集作用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了在不同浓度梯度下重金属铅(Pb)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和蚯蚓对污泥中重金属Pb的富集效应.结果表明:在Pb浓度为3 000 mg/kg以下时,蚯蚓未出现明显的毒性效应,说明蚯蚓对重金属有一定的耐受性;当Pb浓度达到3 500mg/kg时,供试组蚯蚓全部死亡,说明蚯蚓对Pb的耐受性有一定的限度;蚯蚓对Pb 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其富集程度随污泥中Pb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四川黄龙沟天然水中的深源CO_2与大规模的钙华沉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有大规模钙华沉积的四川黄龙沟中,使用化学成分数据以及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对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区钙华沉积的地表溪流水质基本上受到两种水混合的制约,即断层泉水和山区的融雪(冰)水。泉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经由断层提供的CO2,结果高浓度的溶解CO2使得其溶解的碳酸盐岩比普通的岩溶泉溶解的碳酸盐岩高得多,同时也导致硅酸盐岩的溶解。黄龙沟中上游的泉水相对于方解石接近于平衡。溶解无机碳(DIC)的浓度和它们的δ13C值是大约由c=0.02mol·L1δ13C=-3‰的CO2(aq)与含有δ13C=+3‰的碳酸盐岩在封闭系统条件下反应的结果。估计这些CO2中约有70%来自上地幔。所有泉水的水化学数据均落在高岭石稳定域内,但对Na长石和Ca长石具有侵蚀性。由于这些长石矿物的溶解速率太慢,所以水中的化学成分远离长石稳定域。地表溪流的DIC种类之间达到同位素平衡,在不同观测点发现的δ13CDIC变化主要是由于从水中释放出的CO2的程度不同引起的。水样的δ18O值与其采集点的海拔高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研究区的地表溪流的氧同位素组成受到蒸发的制约。在流经钙华沉积物的地表溪流中白天和夜晚的水化学及pH的日变化表明生物作用促进了碳酸盐的沉积,尽管作用不显著。据估计研究区碳酸钙的日沉积速率是4778kg·km2,即约1mm·a1。  相似文献   
9.
10.
在相关普查及分析各因子物理意义的基础上,建立了宁夏不同程度干旱预测的概念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宁夏全区不同程度干旱的大气及海洋强信号并不一定是线性关系,与大气及海洋各系统之间的相互配置,特别是高层与低层之间、中高纬与低纬之间、大气与海洋之间、各大气与海洋系统的强、弱之间及相对位置之间的配置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