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8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63篇
安全科学   714篇
废物处理   109篇
环保管理   814篇
综合类   3619篇
基础理论   192篇
污染及防治   177篇
评价与监测   105篇
社会与环境   171篇
灾害及防治   12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390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409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环境彩响评价》杂志由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任中心联合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彩响评价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协办,前身为1979年创刊的《重庆环境科学》,于2013年9月改刊发行。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开展工业区群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比较了单个工业园区和工业区群环评的异同,以广州番禺区工业区群环评项目为例,简述了该环评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贯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由于缺少配套的环境保护措施“论证深度”方面的技术规范,致使环评质量和审批责任都难以把握,本文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肖湘 《环境》2002,(12):10-11
对于许多国家来讲,不同于政府和环保产业界的、代表不同公众阶层的民间环保团体,常常是最自觉、最活跃、最有效的环保力量,是环保事业的推动力。翻开各国环保史,公众及其民间环保团体往往是令人瞩目的环保事件的主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表明,一旦有公众的广泛参与,就能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支持并有助于其结果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介绍了环境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8.
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优化设计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优化设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历史。分析总结了优化设计模型研究的发展规律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详细介绍了几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非线性系统优化模型的结构及寻优方法;从6个特征方面横向比较了部分优化数学模型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研究动态提出了对该领域研究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旅游是 80年代中期以后提出的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新思想。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拓展深化 ,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 ,并作为跨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本文从可持续旅游的由来和对可持续旅游内涵实质的界定角度出发 ,结合可持续旅游实现途径的探讨 ,以井冈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对风景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为景区的发展规划提出了战略性构想 ,以期能对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城市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和途径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南京市作为长江三角洲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苏省省会,需要认真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发挥中心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城市中心功能的加强、较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南京市城市化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南京城市化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江苏省已经提出了大力规划建设以南京市为中心的都市圈,并在2001、2002连续2年扩张南京市区的范围,大大加强了南京市的综合实力。南京的城市化发展主要途径在于提升城市功能,奠定城市化的经济基础;以城市空间优化为支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引导,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带动城乡一体的发展。推进南京城市化的进程还必须要制定一些政策和措施傲保证,如加快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加大投资融资的力度、制定各类切实可行的规划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