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63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70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评价污泥活性炭(SAC)改良黏土作为垃圾卫生填埋场衬垫防渗材料的可行性,该文通过吸附动力学试验、等温吸附平衡试验、柔性壁渗透试验,分别研究了掺量为0%、1%、3%、5%的SAC改良黏土对Cd(Ⅱ)、Cu(Ⅱ)的吸附特性以及渗透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改良黏土对Cd(Ⅱ)或Cu(Ⅱ)的吸附以30 min内的颗粒表面吸附为主,吸附平衡时间分别为120 min或90 min。改良黏土对Cd(Ⅱ)或Cu(Ⅱ)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式。随SAC掺量由0%增加至5%,在S/L=120 g/L,Cd(Ⅱ)、Cu(Ⅱ)最大吸附量qm分别增加了25%、47%;当固液比增加到200 g/L,Cd(Ⅱ)、Cu(Ⅱ)最大吸附量qm分别增加了32%、48%。水、垃圾渗滤液2种渗透媒介下SAC改良黏土的渗透系数为1.8×10-9~1.2×10-8cm/s,均<1×10-7cm/s的防渗要求。因此,SAC改良黏土可以作为垃圾填埋场的衬垫防渗材料使用,可以有效阻滞渗滤液中重金属离子的迁移。  相似文献   
2.
柱撑粘土材料的环境化学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柱撑粘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国内外近年来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本文系统评述了国内外柱撑粘土复合材料的环境化学行为,吸附重金属离子,吸附苯酚类物质,吸附磷类物质,吸附废水中的COD,大气污染等方面,揭示该种新材料在各种污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0Cr18Ni9(钝化)不锈钢与0Cr18Ni10Ti(钝化)不锈钢在酸性盐雾条件下的腐蚀行为,为发动机零件选材及防护措施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按GJB150.11A—2009《军用装备环境试验方法盐雾试验》进行,调节溶液p H到3.5±0.5,以24 h喷雾润湿+24 h干燥为一个循环,分别开展2(96 h)、4(192 h)、5(240 h)个循环的酸性盐雾试验。采用目视、称量、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对盐雾腐蚀后试样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 0Cr18Ni9(钝化)与0Cr18Ni10Ti(钝化)两种奥氏体不锈钢均发生了轻微的腐蚀,主要为局部腐蚀及均匀腐蚀。结论两种金属在酸性盐雾条件下耐蚀性良好,且可满足目前海军型发动机对材料耐酸性盐雾腐蚀的要求,0Cr18Ni9(钝化)略优于0Cr18Ni10Ti(钝化)。  相似文献   
4.
在已建立的理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1Cr18Ni9Ti不锈钢为研究对象,模拟预测了薄带厚度保持不变条件下熔池高度对薄带凝固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熔池高度增加,1Cr18Ni9Ti不锈钢双辊薄带凝固组织中柱状晶区比例首先增大,然后又逐渐减小。而柱状枝晶取向度和枝晶间距则随着熔池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在较低的熔池高度条件下,柱状枝晶间距在凝固结束时有突然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6.
7.
为研究有机质对p, p′-DDE在土壤中的吸附影响因素,采用批量试验方法,分析p, p′-DDE在包气带土壤及含水层土壤上吸附量的变化及有机质对p, p′-DDE在土壤中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p, p′-DDE在土壤中的吸附均符合先快后慢、最后达到吸附平衡的规律;其吸附动力学曲线用一级和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均能较好拟合,说明p, p′-DDE在这两种物质中的吸附以简单吸附为主,同时包含表面吸附、颗粒内部扩散等过程.包气带土壤和含水层土壤等温吸附线的拟合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5,符合Freundlich模型和线性模型,而含水层样品与Freundlich模型拟合得更好,表明p, p′-DDE在包气带土壤中的吸附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而在含水层土壤中的吸附还伴随着多分子层吸附的复杂过程;去除内源DOM(溶解性有机质)后,样品对p, p′-DDE的吸附量呈增加趋势,按吸附增加量由小到大的排序为1-1(0~10 cm) < 1-2(120~150 cm) < 2-4(100~120 cm),说明内源DOM的存在总体上抑制了p, p′-DDE的吸附,并且w(DOM)越高,其抑制作用越强;外源DOM的加入抑制了土壤对p, p′-DDE的吸附;去除有机质后样品对p, p′-DDE的吸附量与w(黏土矿物)具有正相关性.研究显示,有机质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迁移研究对土壤修复有重要意义,需要对有机质影响土壤的吸附机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凹凸棒黏土对水体和底泥中Cr(Ⅵ)污染治理与修复效果,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运用Langmuir和Fr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及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天然凹凸棒黏土对水体中Cr(Ⅵ)的吸附特性,并研究了pH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及凹凸棒黏土对底泥中Cr(Ⅵ)金属形态的影响,通过XRF(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SEM(扫描电镜)确定凹凸棒黏土的化学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构.结果表明:天然凹凸棒黏土内部呈纤维状且多孔隙,成分中含有铁、铝、钙等元素,吸附后的材料中发现了Cr元素;Langmuir-Fr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R2=0.996)和准一级动力学模型(R2=0.993)较好地拟合了凹凸棒黏土对Cr(Ⅵ)的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过程,动力学模拟的Cr(Ⅳ)平衡吸附量及实测值分别为1.38和1.37 mg/g.溶液pH对Cr(Ⅵ)的吸附具有影响,其最佳pH为3,此时吸附率最高,为85.80%.研究显示,向底泥中添加凹凸棒黏土能促使Cr形态由不稳定态(酸溶态和铁铝还原态之和)向稳定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之和)转化,从而达到修复底泥中Cr(Ⅵ)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氯化镧改性黏土固化湖泊底泥中磷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袁宪正  潘纲  田秉晖  陈灏 《环境科学》2007,28(2):403-406
用氯化镧对14种黏土进行改性并研究了这些改性黏土固化磷的效果.研究了pH对改性高岭土磷吸附率和镧离子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氯化镧改性,不同黏土的磷固定率由改性前的3%~14%提高到改性后的52%~95%.氯化镧改性高岭土在pH为5时,达到磷吸附率的最大值94.85%,并在pH值4~8范围内,保持较高的磷吸附率(>80%).在pH>6.5的范围,La3+溶出浓度低于0.0178 mg/L.  相似文献   
10.
铁氧化物改性黏土对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铁氧化物对黏土进行了包覆改性,采用静态吸附法对该改性黏土吸附Cr(Ⅵ)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考虑了反应时间、pH、浓度、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整个吸附过程基本在3h内完成;改性黏土对Cr(Ⅵ)的吸附量随溶液初始pH的增大而明显减小;随着溶液初始浓度和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在初始pH为3.0的条件下,研究了改性黏土吸附Cr(Ⅵ)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改性黏土对Cr(Ⅵ)吸附能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式。由Langmuir等温式得出,在293K、初始pH为3.0条件下的单层饱和吸附量为12.91 mg•g-1。确定了改性黏土吸附Cr(Ⅵ)的热力学参数,表明该吸附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自发过程。与原土的对比实验表明,改性黏土对Cr(Ⅵ)的吸附能力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