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5篇
综合类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阐述了旋转电极式电除尘器的原理、结构、应用及特点,并总结出其除尘效率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二次扬尘,显著降低电除尘器出口排放浓度,对高比电阻粉尘有很好的收尘效果。与其他除尘器比较,旋转电极式电除尘器节省场地、空间和能源,性价比高,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电除尘设备在减少工业粉尘排放量、降低大气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及环保要求的提高,保证其安全、稳定、经济、节能运行成为火电厂环保工作重点。对北仓电厂三期2×1000 MW机组电除尘电场供电方式优化、电除尘振打方式优化、电除尘闭环控制技术、电除尘高频电源技术、电除尘灰斗、瓷套蒸汽加热技术组合集成应用进行了研究,在确保除尘效率达到要求的情况下,降低运行电耗。相关的电除尘深度节能技术成果在国内同类型设备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针对振打机构关键部件摆臂,开展疲劳寿命及关键参数影响程度仿真分析,获得寿命分布及可靠性数据,校核摆臂设计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方法 基于S-N曲线进行振打机构摆臂的寿命仿真,开展动力学仿真与应力仿真,获得不同温度下摆臂最低寿命与管壁壁厚的关系。通过对关键寿命影响参数进行影响程度仿真分析,获得寿命分布及可靠性数据。结果 当摆臂壁厚大于1.77mm时,摆臂的平均寿命大于144万次,满足产品设计要求。疲劳寿命与弹性模量E负相关,与抗拉强度和表面加工系数正相关。可靠度R取0.8时,摆臂的可靠寿命约为29 005次;可靠度R取0.9时,摆臂的可靠寿命约为11 891次。结论 振打机构摆臂壁厚需大于1.77 mm,摆臂表面质量系数大于0.827 3,材质抗拉强度大于907.76 MPa,弹性模量E小于2.041×10^(5)MPa。  相似文献   
4.
电收尘极板上沉积尘的附着力与振打加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打清灰是保证静电除尘器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为确定振打加速度,基于Penney和Klingler理论,认为带电粉尘层对收尘极板的附着力主要是外电场力和附加电场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附加电场是由于电晕电流通过沉积在收尘极板上的粉尘层产生电荷积累而形成的.应用静电学理论导出粉尘层内电场分布与带电粉尘层厚度的平方成正比.通过建立荷电粉尘层对收尘极板附着力的微分方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出振打加速度的理论计算式.研究结果表明,振打加速度是电晕电流面密度和粉尘比电阻乘积ρ×J的函数,且与粉尘粒径成反比.参考已发表的实验数据和理论结果发现,在外加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电晕电流面密度和粉尘比电阻的乘积ρ×J=常数,此时,振打加速度与ρ×J无关.从这一新观点出发,根据Oglesby提供的粉尘层击穿前的电晕电流和粉尘比电阻的相关曲线,得出临界振打加速度计算式.由此计算式给出了一种确定临界振打加速度的简易图解法.  相似文献   
5.
电除尘器粉尘层反电晕击穿厚度理论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合理地确定静电除尘器清灰振打周期,通过理论与试验方法确定静电除尘器粉尘层反电晕击穿厚度很有必要的。首先基于静电学理论导出带电粉尘层内的电量分布和电场分布数学模型,然后根据粉尘层反电晕发生条件,得出粉尘层反电晕击穿厚度的计算式,结果表明,反电晕击穿厚度是粉尘比电阻、电晕电流密度及极配的函数。通过对高比电阻不同厚度的粉尘层的反电晕击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击穿点的连线呈较连续光滑的弧线,提出了利用伏安特性曲线确定粉尘层反电晕击穿厚度的简易图解法。  相似文献   
6.
宋锐 《电力环境保护》2003,19(2):30-31,42
介绍了EE型电除尘器在安徽准北发电厂200MW发电机组配套锅炉上的应用情况以及处理高比电阻粉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关断隔离振打技术能有效减少电除尘器的二次扬尘,提高除尘效率。介绍了关断隔离振打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通过来试验验证了该技术的可靠性,同时介绍了宣城发电厂12号炉电除尘改造采用该技术后,电除尘器出口烟尘排放浓度低于30 mg/m3。该工程实际应用的案例验证了该技术抑制二次扬尘的效果,为相似的电除尘器提效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现有电除尘器可采用余热利用节能、高频电源、双区结构、隔离振打等新技术进行提效节能改造的思路,分析了这些新技术的技术特性,并进行了实际案例剖析,对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烟尘排放的要求,形成现有电除尘器的新型改造模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应用接触电位差理论和高斯定理,分析了电除尘器收尘极板上沉降粉尘粒子与极板间的双电层现象,继而探讨了两者间的接触粘结力,建立了粘结力与物质材料电子逸出功的关系。研究表明,紧密接触的沉降粉尘粒子与极板间的接触粘结力与它们各自的电子逸出功之差成正比。这一粘结力是阻止微细粉尘脱离收尘极板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华能上安电厂1#炉电除尘器提效改造的方法,在因场地限制使得结构特殊的条件下,效率由96.8%提高到99.84%,电除尘器可靠运行已多年,为同类设备的改造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