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新闻资讯     
《环境技术》2009,27(6)
全国质量管理暨可靠性现场经验交流会深圳举办10月29日~10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深圳联合组织召开了全国质量管理暨可靠性现场经验交流会。会议提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关于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推动可靠性工作和我国产品质量上台阶、上水平。  相似文献   
2.
3.
以南极中山站排污口土壤为研究对象,提取样品中微生物宏基因组DNA,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对宏基因组DNA中的16S rRNA基因V3可变区进行分析,测定了31个不同条带所代表的序列.比较结果显示,排污口土壤样品与相同生境对照样品中的微生物类群组成均以CFB (Cytophaga-Flexibacteria-Bacteroides)类群和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为主,另外还有少量的α-, β-, δ-变形菌纲,和一些原核的藻类和革兰氏阳性细菌(G ). 但在排污口土壤样品中检出了传染性微生物毛球菌属(Trichococcus)和狡诈菌属(Dolosigranulum),以及丰富的小球藻(Chlorella),说明污水的排放已经对该地微生物群落造成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环境技术》2009,27(6):3-3
中国专家日前对记者说,中国将在第26次南极考察期间,在位于东南极的中山站全面建设极区地球空间环境实验室。  相似文献   
5.
季靖 《环境》2015,(3):63-65
<正>随着大量游客的涌入,有人不免担忧,南极的生态是否会因此遭到严重破坏。但结果表明,南极还好,不用过分担忧。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是这块地球最南端大陆的最佳旅行时节。就在几年前,中国游客前往南极大陆的人数还寥寥无几,短短两三年,这个数字却骤然猛增——2011年中国游客登陆南极的数量第一次以单列形式被计入"国际南极旅游业者行业协会(International  相似文献   
6.
利用东南极大陆沿岸中山站2008—2010年的CO浓度在线观测和相关资料,分析了大气中CO浓度的本底特征及其季节变化.结果显示,在不同风向和风速条件下CO浓度变化很小,表明风向和风速对CO监测结果的影响很小,也表明观测的CO浓度受局地污染源排放影响很小,可以代表南极中山站的本底浓度.中山站与其它南极站相似,CO浓度具有非对称的季节变化,月平均浓度最高值出现在春季(9—10月),最低值在夏末秋初(2—3月),月平均CO浓度在30~65 ppb之间.南极各站的年平均CO浓度的年际变化范围差异不大,均为2~3 ppb.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