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终于归于沉寂。为了维权四处奔波的张海超,在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的帮助下,在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接受了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很难想象,缺少了基金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神农架印象     
神农架享有"绿色明珠"、"天然动植物园"、"生物避难所"、"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天然药草库"、"清凉王国"等等众多美誉。在地球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神农架正以其原始完美的生态环境而引起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3.
庐山云雾     
庐山,钟灵毓秀,宛若天仙。古往今来,不单众多文人墨客对庐山情有独钟,从公元前一世纪至今,已留下4000多首赞颂庐山的诗词歌赋和近千处的摩崖石刻;就连一些帝王将相对庐山也爱恋有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咏庐山》中真情表白:“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相似文献   
4.
正先生是个地理迷,蜿蜒的山区险路也是他梦想征服的地方。一天,先生让我收拾一下行李,我们便开始了皖南之行。凶险却迷人的318国道车出合肥,下G35高速,驶上一条宽不逾丈、坑坑洼洼的水泥山路,不是路边的标牌明示是G318,足让人误为是县乡公路,与所听的名头,悬殊实在太大。只是,山脚一转,惊现七八道连续的发  相似文献   
5.
爆炸装置结构对固体粉末抛撒半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雷管为中心抛撒能源、圆柱纸质壳体装药的试验条件下,借助高速摄影仪,记录爆炸抛撤及云雾成长过程,分析爆炸抛撒云雾径向运动随时间变化特性.设计13组试验,改变5个变量,研究壳体长径比、轴向两端材料强度、中心装药、抛撒物装填密度、抛撤材料对云雾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抛撒径向半径随着固体抛撒物质比重和颗粒的减小而增大;中心装药会影响抛撒的加速阶段,装药能量越大抛撒速度越快,抛撒半径越大,但比药量达到一定值后,对物质抛撒半径的影响不大;壳体轴向两端材料强度的增强会导致轴向的抛撒增强;长径比越大,径向的抛撒速度越慢,最后形成的扩散半径也越小;在初始时刻(约20 m)抛撒物装填密度越小抛撤半径扩散越快,而在远场阶段则相反.总体来说,壳体两端材料强度、长径比、中心装药、抛散物装填密度的改变对于云雾轴向运动影响较大,在合适的条件下能够使云雾成团在轴向上快速运动;抛撒物性质对于云雾的径向抛撒速度影响较大,抛撤物粒径或装填密度的减小都会使云雾初始抛撤速度增大.  相似文献   
6.
2005年6月13日下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华特通斯尼乐园,一名来自宾夕法尼亚州4岁男孩在玩“太空飞行”的游戏时昏倒,后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7.
NOAA卫星云雾自动检测和修复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云雾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不稳定性。不同高度、厚度、面积和太阳高度角情况下,NOAA卫星可见光波段的海面反射率和红外波段亮度温度都不相同。据此,根据云雾光谱和红外特征,研究并找出了可见光波段海面最小反射率、云雾区最大反射率与云雾最佳判别阈值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不同月份东海海面最低温度和NOAA卫星红外波段亮温特征;通过采用光谱和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和研制了NOAA气象卫星云雾自动检测和修复模型,取得了较好的运行和检测、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岩夜吐金碧气,晓得异石青烂斑。”苏东坡的《月华诗》描述了宋代大宝山火法炼铜的壮丽景观。如今的大宝山不再有宋时的烟雾缭绕,绿色的群山之中掩映着一家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现代化绿色矿山企业,这就是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大宝山矿不仅是全国绿色矿山示范企业,还十分重视科技兴安,积极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研究引进先进的安全生产设备,还成为国家安全标准、广东省地方标准的制定者,很多领域在国内国际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9.
正在群山环抱常年云雾缭绕的黄山市休宁县六股尖下新安江源头,有一位蓄着小胡子、长相酷似香港明星"林子祥",30年致力于有机绿茶开发的汉子,成为纵横欧盟市场15年的中国有机绿茶最大供货商,其茶叶基地也是中国唯一一家连续三年受到德国客户30万欧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的话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事关国家发展战略命题的明确具体的指向。然而站在科技历史发展的必经之路,河南的产学研犹如一个置身云雾缭绕所在的少年,我们不禁要问,他前进的桎梏在哪里?如何才能使其拨开云雾见日出?怎样的气候,才能孕育河南产学研的“蝶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