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9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121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为了应对国际挑战,为了促进高职学生就业及构建和谐社会,高职院校应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职业教育与培养人文精神并重等几方面着眼来对学生进行全面塑造。  相似文献   
2.
从影视拍摄破坏环境看我国环评制度的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剧组被指景区环境事件凸显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尤其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缺失。文章在考察国外和我国环评制度的演变,分析我国影视拍摄活动破坏环境所折射出的环评法缺失的基础上,指出完善环评制度应纳入法规、政策环评,补充对社会人文活动的环评,明确法律责任,以及确立真实有效的公众参与制度及建立环境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3.
胡庆生 《环境》2006,(12):84
我校2002年被评为“广州市绿色学校”,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理念,以环保教育、人文教育、安全教育三者融于一休的环境教育为特色,探索环境教育的新路。在2003-2005学年里,我校在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从课堂教学到课外实践,从校内教育到社区活动,把环境意识的培养和环保行为的养成,贯穿于学校的建设、管理、教育、教学和各项活动中,引导学生从关心身边的环境开始,认识环境问题,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如何从自己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为,并影响家人,一起加入环保行列,创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黄河断流成因及人文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峰 《灾害学》2003,18(2):91-96
日益严峻的黄河断流现象严重地影响了黄河流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制约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分析了黄河断流的危害、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工程措施之外,要从人口、法律制度、产业结构等人文因素方面入手缓解黄河断流。  相似文献   
5.
6.
刘猛 《环境教育》2004,(1):50-50
我自承担EPD项目的子课题以来,就反复思考、探索环境教育的最佳途径,我发现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听说读写之中,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讲环保故事,增强环保责任感:讲环保故事,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使环境教育具有感染性,能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同时,我也让学生讲讲环保故事。一能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二能调动学  相似文献   
7.
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好人类家园--关于环境伦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度 《环境教育》2005,(1):13-14
基于对人类生存危机的深切关注.对现代环境危机的深层反思.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东,倡导“环境伦理”是今天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最基本问题。环境伦理教育是环境教育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是经济发展的人动力,是国家环境安全的保障,是深化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客。本期“思考与探索”栏目,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郑度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杨通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民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周艳萍编辑与大家共同探讨“环境伦理”。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人文关怀,作为党的宣传喉舌的电视新闻媒体,更应当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然而,以民生新闻报道为安身立命之本的地面电视频道,在人文关怀的认识和实践中却存在误区。在新闻报道中正确展现人文关怀,既符合受众心理,也有利于新闻媒体自身社会功能的实现,是一个"双赢"的抉择。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呼唤人文主义精神走进语文课堂。作为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师,更应该重视人文主义精神与教学的结合,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与拉美的‘过度城市化’相反,中国城镇化的明显特征是‘浅度城市化’,城市化率只有‘统计意义’,而没有真正实现与其相匹配的‘人文意义’,也没有达到与其相适应的‘经济意义’”在9月25日的“转型期的城市化:国际经验与中国前景”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所长郑秉文发表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