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9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单车成双     
单车,又叫自行车。无论是"单"或是"自行",都给人一种莫名的孤独感。曾经我对单车的记忆,也是如此。但我要说的,并不是我本人,而是已年逾80的爷爷。爷爷的那辆单车,原先的主人是我的堂姐。具体是因为什么事情爷爷买下了这辆车,我实在是记不起来了,只依稀记得是大概十年前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初次体验单车是在小学六年级,那时被选拔到教育局参加县里小学生数学竞赛集训。路程有点远,条件受限、内心向往再加上好奇心理,我开始结缘酸甜交织的单车生活。大学毕业后在离家5公里的小镇上班,我  相似文献   
3.
西皮流水  阿柱 《环境》2006,(6):76-77
人类的兴趣是多样的,就像苹果树上可以结出很多不同形状的果实,就像没有两个口味相同的苹果一样,不同的兴趣给人的感受既有相通之处,又有不同滋味.  相似文献   
4.
李蕊娟 《环境》2011,(11):20-22
他只身骑车周游世界,遭曾遇饿狼、躲过炮火,而他的目的竟是如此简单,只为呼吁“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5.
提及自行车迎亲,新郎王璞告诉说,两人既是同学又是自行车运动爱好者。筹备婚礼时,王璞的爸爸向他们建议说:“既然你们都喜欢自行车,何不举行一个单车婚礼?”王璞一摸脑门说:“这个主意太妙了!”于是,  相似文献   
6.
高峰 《环境》2011,(3):52-53
随着现代城市路面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都曾经幻想过在空中发展交通。最先获得推广的是高架公路和高架铁轨。最近,新西兰研究人员吉奥弗·巴内特研制成功了高架专用的自行车轨道,最为独特的是,这种轨道上的自行车是悬挂在轨道上的,因此被称为“悬浮自行车”。  相似文献   
7.
<正>水泵单车这款人力水翼艇(俗称水泵单车)的构造介于喷气式滑水板和弹簧单高跷之间。没有发动机,也没有推进器,骑手只能坐在后面的坐垫上上下跳动,水泵单车前还装有一个操纵杆让  相似文献   
8.
《环境》2006,(6):78-79
商务车、私家车、越野车在这个机动车充斥路面的时代,他们坚守着一片单车的领地,就像一种流放,一种对兴趣的流放、一种对原始冲动的流放.  相似文献   
9.
西木 《安全与健康》2012,(14):37-38
正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因为无意间听见的一句歌词,而去把整首歌下载下来单曲循环。lpod里存着陈奕迅的《单车》这么多年都没有删除,当初单单因为一句"如孩儿能伏于爸爸的肩膊,哪怕遥遥长路多斜"而单曲循环到天亮,每次听眼前总是  相似文献   
10.
共享单车作为新时代居民低碳出行的典型交通工具,探讨如何实现其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立足于中国城市共享单车发展挑战,文章创新性提出了面向循环经济的共享单车可持续发展治理框架以及基于3R原则的治理路径,构建了集故障车辆减量化、故障车辆再利用和报废车辆资源化三个子模块为一体的复杂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上海市实践案例,对循环经济视角下共享单车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行了多情景仿真模拟。研究发现:(1)用户使用行为治理、回收参与行为治理、城市投放总量控制、故障车辆回收监控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五种策略均对共享单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显著作用;(2)就单一策略而言,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和故障车辆回收监控是政府治理故障和报废车辆、运营商降低生产和回收处置成本,进而提升行业资源利用效率的两种最佳治理举措,城市投放总量控制次之;(3)就组合策略而言,五种策略的综合集成实施是促进中国共享单车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治理路径,全面实施后,2021—2031年上海市报废单车总量将减少71.15%,运营商的生产和回收处置成本节约73.77%,碳排放减少8.78万t。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文章提出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科学谨慎”执行城市投放总量控制、“引导+规范+约束”用户可持续使用行为、提高用户回收参与意愿、加强故障车辆回收监控等政策建议。这项研究旨在为共享单车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提供决策参考,为国家“交通强国建设、碳达峰与碳中和”三重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此外,文章为共享经济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为后续循环经济与共享经济的集成探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