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2014年4月27日至30日,我作为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有幸被环保部宣教中心遴选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在韩国大邱召开的第十六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Tripartite Environment Ministers Meeting,TEMM)青年论坛(Youth Forum)。站在现在的时间节点,回想六个人、四天的点点滴滴,清晰与模糊的记忆交杂,头脑中呈现的是一幅斑斓五彩的青春画卷。太多的感情,都会在点开一个叫做"TEMM16"的文件夹时迸发而出。一版版彻夜修改的PPT,一次次投入的讲演彩排,一句句中肯的修改建议,不为其  相似文献   
2.
杨沸火灾监测预报方法研究(I)-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在扬沸前期征兆中表现出显著燃烧微爆噪音,提出了通过监测扬沸前兆噪音、联合温度信息,对扬沸火灾进行诊断、预报的方法。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阐明了其基本原理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根据化石组合和火山岩的同位素年龄,并结合区域火山岩资料,本文厘定江苏镇江(?)山火山岩系的时代属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而火山活动主要是在晚白垩世,进而论证了下扬子区在晚白垩世期间普遍有零星的酸性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4.
利用Stephen Smith总结和提出的旅游区域研究方法,以2007年江苏省旅游资源普查的数据资料为基础,运用AreGIS空间分析的相关工具,对宁镇扬地区的优良级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作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扬州、镇江具有较典型的金字塔形旅游资源等级结构;宁镇扬3个城市的优良级旅游资源分布都属于集聚型分布,尤以南京的集聚程度最高。在阐述传统通达度计算方法缺陷的基础上,通过权距离修正和扩大网络范围修正之后的通达度分析结果显示,宁镇扬地区是江苏省旅游交通最为发达的区域,尤以南京的通达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5.
根据万家寨水库大坝近几年的渗流原形观测资料,分析了坝基渗流与库水位的相关性、坝基扬压力与库水位相关性,通过一元回归分析得出了扬压力计算模型,计算出相关系数并拟合出坝基横向扬压力分布曲线。利用得到的模型及曲线分布图分析实测坝基渗压,掌握坝体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6.
机场内部飞机噪声污染模拟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汝海  焦鹏 《交通环保》2005,26(2):22-24,33
长期以来人们把目光主要放在对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的防治上,而受飞机噪声危害最严重的地方恰恰在机场内部。文中针对机场内部飞机噪声污染严重、情况复杂的特点介绍了机场内部飞机噪声污染模拟的方法,并提出一套基于新的评价量的机场内部飞机噪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南京座落在中-新生代山间盆地,是长江南岸-座山青水系的山城。远在600年前,此地已有原始村落。公元3-20世纪,先后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和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在此建都,历时446年,遂成为我国四大古都之一。这座十朝都会的古城,还遗留不少胜迹,如城墙、陵墓、宫址、寺庙、石窟、石雕、石刻、浮图、殿宇、楼台、古钟、园林和湖泊等,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8.
利用自行研发的小尺寸薄层扬沸燃烧特性测量平台,开展了不同垫水层厚度下薄层扬沸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测试油料的品种为:柴油(0)和航空煤油(Jet A);油盆尺寸为15cm,18cm,30cm和40cm;实验工况中油层厚度为1.0cm,水层厚度选取了与油层厚度数量级相同的三种厚度:1.0cm,1.5cm和2.0cm。结果表明:随着油盆尺寸增大或垫水层厚度上升,扬沸阶段特性从突变型向持续型转变,首次扬沸发生时间缩短,扬沸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将宁镇地区上石炭统船山组Sphaeroschwagerina带与二叠系栖霞组底部碎屑岩段之间的灰黑,深灰色中至厚层石灰岩、炭质石灰岩单独划出,称之为镇江组(新义)。石炭二叠系界线放在船山组Sphaeroschwagerina带之顶,镇江组(新义)之底。  相似文献   
10.
宁镇山脉岩基中四个花岗岩类杂岩体具分带性。水平分带表现在单个杂岩体从边缘向核部的结晶顺序总是为: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斑晶含量随岩石酸度增加而降低,以致由斑状结构演化为等粒状结构,岩浆定位后的对流作用是这种水平分带的主要机理。与岩浆房内部对流结合起来的边界层环流作用使富钾流体在高位富集,导致晚期分异熔体从早期结晶外壳冲破出来移向高处而具垂直分带。认为每个杂岩体代表一批同源岩浆的演化系列或一个超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