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篇
基础理论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利用和人类更为接近的动物模型来研究在高脂血症条件下,BPA暴露是否能促进脂类和糖类代谢异常,并探索潜在的毒性效应机制,选取渡边可遗传高脂血症家兔(WHHL)模型,通过灌胃的方式将其暴露于400μg·kg-1体重的BPA溶液长达12周。在持续暴露第8周,检测了在空腹状态下,家兔血浆中葡萄糖、胰岛素和脂肪含量的变化,并根据所得结果进行了静脉注射胰岛素耐受试验(IVTT)。在暴露第12周,同样对空腹状态下,家兔血浆中的葡萄糖,胰岛素和脂肪含量进行了检测,并测量了血压和心率。然后,将所有的家兔进行解剖,通过苏木精-伊红(HE)及糖原(PAS)染色分别对心脏和肝脏部位的脂肪及糖原蓄积情况进行了病理学切片分析。同时,检测了肝脏中与脂类和糖类代谢相关基因在m RNA水平上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BPA暴露8周后促使WHHL家兔发生了胰岛素抵抗现象,导致第12周血糖及胰岛素含量升高,同时也促进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游离脂肪酸(NEFA)含量的上升。BPA暴露第12周,暴露组WHHL家兔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程度未发生明显增加,但心肌细胞发生了肿胀,胞质中出现了脂肪的蓄积,同时伴随着心律失常。肝脏重量发生增加,肝细胞中同时出现了脂肪和糖原的蓄积现象,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显著上调。研究结果表明,BPA持续暴露可促进WHHL家兔发生脂类和糖类代谢异常,其毒性效应机制可能和胰岛素抵抗及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3.
郭耕 《环境》2011,(3):26-29
兔年已至,我要问,你认识兔子吗?对这个问题,很多人会不屑一顾,谁不知道兔子呀。但我的确一直不晓得家兔和野兔有何区别,也对兔子的英文为什么有两个词而困惑,上学时问过大人,大人说:一样。  相似文献   
4.
将实验动物(家兔)饲养于低浓度焦炉逸散物污染的环境中(现场B(a)P浓度2~10μg/100m3),动态观察染毒前、现场染毒二周、四周及脱离现场一周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ec)率和微核(MN)率的变化。结果显示,高SCE细胞(HFC)率在第二周即增高,到第四周SCE率均值也明显升高,但在脱离污染环境一周后可恢复到染毒前水平。MN率未显示变化。  相似文献   
5.
竺乃恺  包志成 《环境化学》1993,12(4):288-292
使用六六六热解废渣提取物对家兔进行了皮肤毒性试验。家兔皮肤经涂布提取物后,在涂布处及其他部位引起常有丘疹和小脓疱特征的痤疮型皮炎,与六六六热解生产多氯苯时暴露于其废渣烟尘中的工人所患氯疮相似。分析证明废渣中含有大量PCDDs和PCDFs,显然这是家兔皮肤反应和工人皮肤疾患的原因。引起家兔皮肤反应的最小涂布剂量为55μg混合物质,其中含2,3,7,8-TCDD约0.003μg。  相似文献   
6.
磁性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而其毒性研究尚未深入,对生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仍未阐明。本文综述了磁性纳米颗粒近年来对于细胞、鼠、家兔和秀丽隐杆线虫的毒理学研究,为磁性纳米颗粒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