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9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宿营帐篷是应急救援人员开设救灾区和宿营区的主体,对队伍的战斗力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携带方便、搭建省力的宿营帐篷对应急救援人员的意义非同凡响。现如今,随着应急救援体制的改革,应急救援人员在处置险情上有了新的定位,对标队伍转型升级的要求,野外宿营帐篷的使用更是达到了常态化,但是目前队伍所配发的帐篷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在实际任务中出现不少弊端,发挥不了该有的作用。为了增强应急救援队伍的野外宿营帐篷的技术水平,加强救援后勤保障力量,本篇论文将主要从森林消防队伍在用的野外宿营帐篷的篷架结构设计、篷布材料的选择以及地布和地桩的实用程度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等对未来野外宿营帐篷的发展态势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塔湾村,位于河南登封市大冶镇,附近居民叫它“帐篷村”,因为村里支起了很多帐篷,这些帐篷部搭建在村民自己的房屋旁边。村民有住房,为何还搭帐篷?并非是图时尚野营,而是村民的房屋裂缝了,裂缝很大,房子快要塌了。塔湾村500多户人家中,有200多户村民的房子出现了程度不等的裂缝,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附近的大平矿。煤矿巷道从村民的房子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民用救灾帐篷热环境适应性变化规律,通过大尺度环境气候舱构建高温与低温环境,采用Ansys Fluent商用软件代码进行仿真验证,并对帐篷蓬围结构和内部热环境分布变化规律进行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大尺度环境舱直接进行模拟帐篷内外热环境变化可行,其内部热环境变化规律与实验基本一致;帐篷特殊的篷围结构导致高温环境下帐篷内部温度高于外界,帐内人员头部和脚部温差可达5 ℃,低温环境下帐篷同一高度横向区域温度对称分布,在中心区域温度较低,边缘和中心温差近8 ℃。  相似文献   
4.
7月13日,较强雷暴云团袭击上海,突然形成局地性龙卷风,暴风雨将嘉定区某建筑工地的一座塔吊刮倒,掀毁50余幢农舍屋顶,造成一死两伤;狂风暴雨还肇祸浦东陆家嘴,刮塌一处工地帐篷,造成一死六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救灾帐篷性能受恶劣环境的影响。方法建立多灾复合环境试验平台,利用其平台开展救灾帐篷不同工况下的试验研究,探究不同环境下救灾帐篷内部热环境分布和保温性能的变化。结果帐篷内部热环境分层现象只发生在温度上升阶段,而在附加风载后,分层现象减弱,在下降阶段,各内表面温度变化情况表现基本一致,当附加雪载环境温度低于–10℃时,救灾帐篷的保温性变差。利用价值函数法建立了救灾帐篷耦合环境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风&低温、雨雪复合环境下救灾帐篷适应性评价方法,得出评价得分,并与试验结果相印证。结论低温复合环境下,帐篷内环境受外界影响较大,保温性能不佳,易出现“冷室效应”,应积极寻找新型材料改善帐篷在恶劣环境下的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马德林 《绿叶》2013,(5):98-102
巍峨的兴安岭,有无限的苍翠林海,有斑斓的野花在漫山遍野争艳盛开,有晶莹剔透的野草莓、红豆等野果在绿色草丛中点缀,更有许许多多可爱的野生动物在森林间出没。假如你有雅兴,乘车沿蜿蜒的运材公路去大山深处的森林中旅游。透过车窗,  相似文献   
7.
三、熏香、照轿、射3箭隐喻军旅警戒。喜轿临近喜房门,鼓乐大作。男家故意将街门紧闭,新娘于轿中等候,俗称"憋性"或称"圈性"。稍后大门敞开,有两位衣着华贵、胸佩皇历和铜镜等辟邪之物的  相似文献   
8.
高飞  郭雪清 《安全》1996,17(6):28-29
印度大篷火灾悲剧1995年12月25日,对曼迪·德布瓦利镇的居民来说是一个黑色星期六。曼迪·德布瓦利是一个拥有17.5万人口的小镇,位于印度哈里亚纳邦北部,从首都新德里驱车前往只有几小时的路程。那天,镇上的一所学校正举行周年庆典,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兴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冷环境下帐篷内部温度变化规律和人员服装需求热阻(IREQ)及身体区域失温风险,以国标救灾帐篷和非标防疫棉帐篷为对象,利用暖体假人开展-10~10℃环境下试验,探究不同类型帐篷的保温性能,并利用经验公式评价人员在帐篷内热舒适性,根据服装热阻对人与环境换热过程的影响,分析暖体假人各部位温度变化情况及加热服对身体区域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国标救灾帐篷比非标防疫棉帐篷保温性能好,且温度越低两者相差越大;人在帐篷内部的热舒适性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其中,地板温度对人体局部不满意率影响较大;当服装热阻低于需求热阻时,暖体假人左前臂和右小腿温度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为4.7和5.3℃,当打开加热服加热,服装覆盖区域温度明显上升;当环境温度降到-10℃,即使打开45℃加热档位暖体假人各区域温度仍出现明显下降,其中暖体假人左前臂下降5.3℃,右前臂下降6.5℃左右。  相似文献   
10.
里外两相别     
沉洲 《安全与健康》2011,(12):40-43
后藏雅鲁藏布江广袤的河谷地带,是西藏的传统农耕地域,有粮仓之称。虎背熊腰的大山下不时点缀着白墙藏屋,河谷旁台地上,绣贴有一方方从嫩黄到熟绿变化着的青稞地,在高原煦暖阳光拂照下,鲜艳透亮;倘若再逢上早晨的炊烟氤氲在山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