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60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静冈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从造纸黑液、市政垃圾、碎纸甚至猪粪等生物质中一步法生产氢气的方法。该过程在超临界水(SCW)中完成,可产生比常规的重整一气化工艺多2-5倍的氢气。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某厂加氢工艺装置进行分析,确定该装置的主要危险性为火灾爆炸危险性,其中包括物料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工艺设备的火灾危险性、爆炸性气体环境分区;该装置的主要危险性还包括设备腐蚀危险。通过对主要危险性进行分析,为该装置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的制定、初步设计及施工图的绘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生物陶粒反应器的氢自养反硝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丹  王弘宇  宋敏  杨开  刘晨 《环境科学》2013,34(10):3986-3991
利用氢自养反硝化生物陶粒反应器处理硝酸盐废水,探讨了生物陶粒反应器中氢自养反硝化生物脱氮的实现过程.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进水硝氮负荷、进水pH值、温度、供氢量等因素对反应器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和48 h时,反应器对硝酸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4.54%和97.47%.在水力停留时间为5~16 h时,NO-3-N去除率随水力停留时间的缩短而降低;进水NO-3-N浓度较低时,NO-3-N的降解速率随其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当NO-3-N浓度大于110mg·L-1时,氢自养反硝化反应受到抑制;中偏碱性环境较酸性或碱性环境更利于反应器对硝酸盐的去除;反应器有较宽的温度适应范围,最适温度为25~30℃;当反应器供氢不足时,脱氮效果明显降低,表明了氢自养反硝化菌对氢气利用的专一性.在整个运行阶段,出水中亚硝酸氮浓度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4.
王蕊  刘菲  陈鸿汉  陈楠  张佳文  陈明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11):3060-3067
通过静态实验,考察了电子供体类型及用量对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去除地下水中高氯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供体醋酸盐和H2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ClO4-的去除率,驯化后的微生物去除ClO4-的速率比未加入电子供体时提高约1.4~3倍.Monod动态模型能很好地拟合两种电子供体环境下ClO4-的微生物去除过程,分别以醋酸盐和H2作为电子供体时,基质半饱和常数Ks为12.6 mg·L-1和2.2 mg·L-1,最大比基质消耗速率Vm为0.45 d-1和0.08 d-1.动力学参数表明,本实验条件下,异养型混合菌去除ClO4-的效果明显优于自养型混合菌;在少数受高浓度ClO4-污染的地下水环境中,为了提高ClO4-的去除速率只有通过增加菌体浓度或提高微生物酶的活性来实现.随着电子供体醋酸盐用量增加,ClO4-的(比)消耗速率逐渐增大.当初始CH3COO-与ClO4-的比例为3.80 mg(COD)/mg(ClO4-)时,比消耗速率v最大(0.27 d-1).  相似文献   
5.
2006年8月15日,由于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处理过程中严重违章,某石化分公司芳烃联合装置变压吸附制氢(PSA)装置发生一起高压氢气泄漏事件,险些造成恶性事故.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电解系统生物阴极的硫酸盐还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硫酸盐生物还原方法中供氢体系能耗大和氢气利用率低的特点,构建双极室微生物电解系统(microbial electrolysis system,MES),研究了微生物利用阴极作为电子供体去除废水中硫酸盐及电子利用的特性.外加电压为0.8 V时,MES生物阴极在36 h内SO2-4平均去除量为109.8 mg·L-1,平均还原速率可达73.2 mg·(L·d)-1.运行时MES的最高电流密度为50~60 A·m-3,电子回收率为(43.3±10.7)%,约90%的电子被用于还原SO2-4.微生物利用MES阴极产生的H2作为电子供体还原SO2-4,主要还原产物为溶解态的S2-和气态的H2S,还原过程主要发生在前12 h.对MES施加不同外加电压的实验显示,外加电压为0.8 V时的SO2-4去除率和电荷量都比0.4 V时高;但0.4 V情形下MES的电子回收率可达到70%,且周期结束时阴极H2低于检出限,推测微生物可以直接利用阴极的电子从而提高了能量效率.实验结果最终表明,微生物可利用MES的阴极进行代谢去除废水中的SO2-4,阳极微生物产生电子降低了系统能耗,这为含硫酸盐废水的高效低耗处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燃料氢气泄漏、爆炸的特性和规律,预防高压储氢系统中氢气泄漏爆炸事故发生,以加氢站为背景,数值仿真45 MPa高压储罐氢气泄漏并引发爆炸事故,分析泄漏爆炸动力学性质以及爆炸波在非均匀氢气浓度中的传播机制。同时,基于泄漏爆炸事故演化的力学机理,开展氢气泄漏爆炸动态风险分析,针对氢气不同泄漏量,建立泄漏扩散形成的气云体积、气云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与空间x,z方向上危害距离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氢气泄漏过程中,气云氢气浓度变化与流场雷诺数具有较好一致性;氢气扩散受到高压储氢罐周围装置影响,流场中氢气浓度分布不均匀;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时,冲击波参数和湍动能变化梯度大;得到复杂布局区域冲击波超压峰值与比例距离之间关系式,其相比于理论方法更精细、计算结果更准确。研究结果可为降低高压储氢系统泄漏爆炸事故后果、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8.
秸秆发酵产氢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加热预处理的厌氧活性污泥为接种物,以秸秆(稻草、麦杆)为发酵底物进行微生物产氢实验,研究了不同秸秆粒径、纤维素酶用量、预处理方法、发酵液pH值对秸秆发酵产氢速率以及产氢气量的影响.其中颗粒粒径为170 μm的稻草经过NaOH预处理,按照底物与纤维素酶用量1∶1的比例酶解,进而发酵产氢的单位总产氢量为90.5 mL/g,最大单位产氢速率为0.58 mL/(h·g).  相似文献   
9.
通过降低氢气的温度,可以实现更高密度的氢气储存,进而有效提升存储及运输的效率。为探究储氢温度对加氢站泄漏爆炸事故的影响规律,利用FLACS 软件对加氢站内长管拖车在不同储氢温度条件下(50、100、200 与300 K)发生泄漏后的氢气扩散和爆炸事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储氢温度的降低,高压氢气射流撞击防爆墙后可燃气云达到稳定的时间、扩散范围和冻伤区域均逐渐增大,而最大爆炸超压和爆炸危险距离则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储氢温度为50 K 时的轻微冻伤距离比储氢温度100 K 和200 K 时分别增加了近1 倍和7 倍,严重冻伤距离也最大;储氢温度为100 K 时泄漏气云爆炸产生的超压峰值比常温氢气爆炸提高了近3 倍,危险区域也最大;储氢温度为200 K 时,达到爆炸超压峰值的时间最快,储氢温度为50 K 时最慢。  相似文献   
10.
高压氢气泄漏自燃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压氢气泄漏自燃的研究现状,对基于扩散点火机理的高压氢气泄漏自燃的研究方法、手段及主要成果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目前对于该机理的研究主要借助于管道内高压氢气突然扩散传播与喷射时的自燃现象进行分析.从初始压力和温度、管道几何尺寸和管口形状等方面讨论了引发这种自燃现象的主导因素及各因素的相互关系,并对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的研究方法和结果进行了讨论.最后对高压氢气泄漏自燃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可以针对更为复杂的工况进行研究,系统全面地分析各类因素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