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93篇
安全科学   158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613篇
基础理论   74篇
污染及防治   158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了回收磺酸盐生产工艺 ,对其装置的产品成本进行了测算 ,并对盈亏平衡及其敏感性进行了分析 ,进而确定了主要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2.
污水处理厂不同处理段水样的急性毒性和对MFO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学耗氧量(COD)、色度、浊度等综合参数对Q67淡水发光菌(P.PhosphoreumQ67sp.)的急性毒性及对鲤鱼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芳烃羟化酶(AHH)和7-乙氧基试卤灵-脱乙基酶(EROD)的诱导来评价活性污泥法为主的城市污水处理效果.认为除利用常规的综合指标监测水体质量外,生物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3.
二级出水中磷的混凝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中总磷为去除对象,通过混凝的静态烧杯实验[1],确定了二级出水除磷效果较好的絮凝剂聚合氯化铁(PFC)[2]和Al2(SO4)3[3]混合使用的最佳投药量,使出水中磷(TP)符合再生水水质标准的要求.絮凝剂组合时静态混凝烧杯实验表明:PFC-Al2(SO4)3体积比1∶1时,最佳投药量离子浓度比为:Fe3 /Al3 ∶9.9/7(mg·L-1),此时TP去除率为93%,浊度去除率为33%.PFC-Al2(SO4)3体积比1:2时,最佳投药量离子浓度比为:Fe3 /Al3 ∶4.95/7(mg·L-1),此时TP去除率为88%,浊度去除率为71%.  相似文献   
4.
混合菌培养在生物降解中的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正> 一、前言毫无疑问,纯培养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对推动微生物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纯培养技术使得研究者摆脱了多种微生物共存时的纷乱复杂的局面,不受干扰地对单个目的菌株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才丰富了我们对微生物形态结构、生理和遗传特性的认识。然而,在长期实验和生产实践中人们也不断发现不少生物活动是单株微生物所不能完成或只能微弱进行的,必须借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生物在同一环境中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互生和共生作用。科学家们对这些根互作  相似文献   
5.
周曦 《环境导报》2002,(5):29-31
清洁汽车是指低排放的燃气汽车(UBV、CNGV)、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以及通过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大大降低排放污染的燃油及其他燃料汽车。天然气汽车是燃气汽车的一种,它以天然气作为燃料。  相似文献   
6.
在钢铁企业,煤气作为普钢线生产中的副产品,往往不能完全在普钢系统综合利用,一般做法是将富余煤气点燃排放掉,导致大量清洁能源的浪费,在电炉炼钢系统使用煤气,是近几年应用起来的新技术。该项技术是通过实施“油改气工程”,利用普钢生产线中剩余的混合煤气,采用管道远距离输送至特钢线,替代重油、柴油等  相似文献   
7.
长江下游地区是稻作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然而,水稻对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人群饮食的贡献程度仍不清晰。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能够量化揭示长江下游地区史前人群的摄食策略。系统收集长江下游地区已发表的人骨、动物骨和植物稳定碳氮同位素数据,基于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对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群的摄食策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距今7.0—5.3 ka长江下游地区人群可能摄食多种动植物资源,该时期水稻对人类饮食的贡献与其他植物资源基本相当。距今5.3—4.3 ka,水稻已超过其他动植物资源,成为美人地遗址人群的主要食物资源。研究揭示了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明化进程与稻作农业发展具有同步性,狩猎采集经济则为该区域文明化进程起到基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人工强制混合充氧与诱导持续混合对水质改善的影响及人工强制混合与自然混合的衔接条件,以李家河水库为例,于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开展水质及水文气象指标监测,分析自然过程及人工诱导混合过程各时期水温、溶解氧及水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自然过程分层期持续时间长,混合期仅为2.5个月,人工诱导混合过程通过扬水曝气系统的运行, 9月底水体达到完全混合且进入降温期,诱导自然混合条件具备,表层水温、平均气温分别为20.17℃和16.5℃,此时系统关闭后水体持续自然混合,混合周期延长至5.5个月;②自然过程污染物浓度较高,混合期表层污染物浓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氧跃层伴随热分层出现,底部厌氧周期达6个月;③相较于自然过程,人工诱导混合过程水体等温层厌氧消除且污染物控制效果良好, 10月至翌年3月同期底层NH+4-N、 TP、 Fe和Mn浓度的削减率为76.2%、 75.5%、 82.2%和82.1%,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人工诱导混合过程有利于水质改善及混合作用时效的延长.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RDF掺混入煤粉内进行燃烧时对煤粉产生的影响,利用热重分析,采用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对RDF与煤粉混合试样的燃烧特性及其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DF在煤粉中的掺混比例的增大,燃烧反应的进行过程中热能与气氛条件的分配比煤粉单独燃烧更加合理;在400~550℃与650~750℃范围之间,RDF的掺入对于煤粉的燃烧反应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550~650℃之间则起抑制作用;通过精确的动力学计算以及合理的RDF与煤粉协同作用分析可知,当RDF在煤粉中的掺混比例为50%时,RDF对煤粉燃烧促进作用最佳,且能保证较高的燃料替代率。  相似文献   
10.
利用室内动三轴实验研究了振动频率与龄期对河道淤泥气泡混合轻质土(FMLSS)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频率和龄期对FMLSS的动力特性有明显影响。振动频率越小,轴向动应变和阻尼比越大,动模量越小。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动模量增大而阻尼比减小。动模量曲线在振动频率大、养护龄期长和水泥含量高时更加陡峭。当动应变较小时,不同龄期的FMLSS阻尼比很接近,随着动应变不断发展,阻尼比差异增大。FMLSS的动模量曲线都呈平缓衰减型,阻尼比在0.01~0.03之间,体现出FMLSS是良好的弹性材料。最后,探讨了振动频率和龄期对FMLSS动力特性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