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皇甫川流域主要人工灌木水分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通过在丰水年(1998年)和欠水年(1999年)连续两个生长季对皇甫川流域主要灌木沙棘、沙柳和柠条的生物学特性、蒸腾特征及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及分析,得出结果为:三种灌木蒸腾强度在晴天和阴天表现的日变化规律不同。在丰水年和欠水年的生长季内,三种灌木蒸腾强度均随土壤含水量和降雨量的增减而增减,环境因子综合作用于灌木蒸腾的过程。无论丰水年还是欠水年,三种灌木地上生物量的增长与蒸腾耗水量均呈同步增长,生长季内皇甫川流域主要灌木蒸腾系数均较高,灌木的生长是以消耗大量水分为代价,水分是其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柠条蒸腾系数较小,这反映了柠条能较有效利用水分,积累干物质,适合于在皇甫川流域生长;通过测定与计算,皇甫川流域沙棘适宜盖度为61%~79%、柠条为43%~55%、沙柳为46%~59%。  相似文献   
2.
美国森林消防中的高科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每年因雷电引发的森林火灾要烧毁400万英亩的林木,造成数以10亿美元的损失,为控制灾情还要耗费数千万美元。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消防人员还只能凭推测估计火源的位置、大火蔓延多快、树木和林下植物燃烧的速度以及应在何处点燃迎火以阻止火势蔓延。任何错误的估计都可能意味着从一场灌木丛小火演变成毁掉整座森林的大火。  相似文献   
3.
齐齐哈尔市灌木柳树资源丰富,经历了由原始利用到工艺加工过程。本文通过调查以及针对经营中的问题,提出合理利用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珍稀濒危植物沙冬青生物学特性及抗逆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沙冬青是我国西北荒漠地区唯一的超旱生常绿灌木树种,生境严酷,抗逆性极强,是一种优良的种质资源,现已被列为珍稀濒危植物、本文综述了沙冬青的生物学特性、生态生理特征、珍稀濒危的原因及扩大快繁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从形态解剖特点、超微组织生理代谢调控角度,从抗旱、抗寒、抗盐碱3个方面分析了沙冬青能在逆境中得以生存的原因及其适应残酷生境的机理,阐述了沙冬青的多种价值及开发应用前景、参43  相似文献   
5.
东北过伐林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与林分因子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林分特征尤其是经营上可以控制的因子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将有助于制定合理的经营措施来维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本文作者以我国东北过伐林区3种典型天然林类型为对象,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影响灌木层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影响灌木层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子包括土壤含水率,树种多样性和林分密度;灌木层多样性组的变异被林分组第一典型变量解释的比例为68.32%,仍有31.68%的变异不能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沙生灌木的成分分析,基于生命周期法(LCA),定量论证了沙生灌木直燃发电开发模式对环境的影响和推广的可行性,指出相比石油等传统能源,这种模式具有较大的潜在效益,对于我国发展绿色替代能源,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工业企业的绿地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形象,带动企业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增值,因此,其景观质量不容忽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工业区绿地的景观质量进行评价有助于更好的指导绿地建设.文章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所属工业区绿地为研究对象,在对绿地结构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将绿地分为办公区绿地、车间防护绿地、厂区游园绿地和生活区绿地,在各功能区绿地内,分别选四种典型的绿地结构模式,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频率统计和主成分分析结合的方法,对绿地的美学效益进行评价.最佳景观的配置模式为:办公绿地为小乔 小灌木 地被;车间防护绿地为小乔 小灌木;厂区游园绿地为乔木 灌木;生活区绿地为大乔 大灌木 草坪.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典型绿化灌木阻滞吸附PM2.5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丹  王彬  王云琦  张会兰  杨松楠  李昂 《环境科学》2014,35(9):3605-3611
选取北京市典型绿化灌木物种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紫叶小檗、矮紫杉,结合气室模拟与实地观测的方法,综合测定不同树种对PM2.5的吸附能力.同时,收集2012年12月~2013年5月间北京市区PM2.5浓度值,分析了北京市冬春季PM2.5污染特征.结果表明,由气室实验得到的4种植物对PM2.5阻滞吸附能力排序为:紫叶小檗>小叶黄杨>矮紫衫>大叶黄杨,其原因主要为叶片特征差异所致;室外测量结果表明,4种物种吸附能力排序为:小叶黄杨>紫叶小檗>矮紫衫>大叶黄杨.气室模拟与室外实测结果均表明,小叶黄杨和紫叶小檗具有较强的阻滞吸附PM2.5的能力;气室模拟与室外观测实验中植物阻滞吸附PM2.5能力的大小略有差异,其原因应与植物结构相关.同时,通过分析北京市PM2.5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发现北京市冬季的PM2.5浓度值尤为高,且常绿灌木植物仍能表现出较好的阻滞吸附PM2.5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选用以迎春花作为岸边藤状灌木的典型代表,考察了其枝叶上黏附滞留的污染物特征及被雨水冲刷后对城市河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单位重量迎春花枝叶上7日滞留污染物中Zn、Cu、Pb的含量平均分别达到4.25,0.53,0.27mg/kg;氨氮和CODMn的含量最高分别达到8.95,277.75 mg/kg。用GC/MS对其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分析可知,岸边藤状灌木滞留的污染物对河道水质有长期的影响,两者有机物的组分相似。  相似文献   
10.
六道沟小流域主要灌木林地土壤干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野外定位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典型区域陕西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沙柳、柠条林地土壤水分状况。该区域主要灌木林地土壤水分亏缺严重。在沙柳林地,天然降水的补给深度约为0—100cm土层.土壤干层范围为0—480cm,在柠条林地,天然降水的补给深度约为0—200cm土层,土壤干层超过600cm,土壤质地、坡位等也影响灌木林地土壤干化层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