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想把邻居多杰的一千亩草场租下来,给普氏原羚用;我希望女儿白玛措能够有机会重新上学;我想让曾经救护的普氏原羚"果周"恢复野性;我希望保护湿地、治理沙化行动,能够让邻居们受益;我希望青海湖边永远没有污染。  相似文献   
2.
刘军 《绿色视野》2014,(6):60-62
因于诱惑,我独自去了一趟香格里拉的属都湖。属都湖位于香格里拉县城东北方,是香格里拉旅游县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在藏语中,“属”意为奶酪,“都”意为石头。传说古代有一位高僧云游到此,牧民给他供奉奶酪,他见属多湖牛场的奶酪很结实,如同石头一样,大喜,于是祈愿道:“愿这里的奶酪永远如同石头一样的结实”,属都湖由此得名。  相似文献   
3.
沉洲 《安全与健康》2012,(18):44-47
这么彻底这么尽兴,一整支族群的女性把羞怯演绎得如此步调一致,此前是无从想象的。面对镜头,她们最经典的动作就是埋下头双手捧上脸庞,像一两岁孩童那样以为,眼睛看不见,就算是躲好了藏紧了,也就避开了和害羞沾边的所有问题。那天,我们的两台车穿行泽库草原,  相似文献   
4.
孟和乌力吉 《绿叶》2012,(10):20-26
蒙古族牧民在千百年的放牧经验中积累传承下来的本土放牧知识,让蒙古族民众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适应环境,塑造环境,既保护了自然环境,又维持住民族文化的连续性。只有保证各民族生态文化知识的多样性,将其合理发扬光大,才有可能解决地域环境问题和全局生态灾难,并能构建各地文化多样化的和谐生态社会。  相似文献   
5.
生态补偿给实施区带来许多影响,其有效性和持续性受到各种因素的挑战,全面评估生态补偿带来的影响是提高决策科学性的必要前提。基于多准则模糊分析模型,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对甘南牧民家庭进行调查,并根据分布区域将其分成纯牧区牧户、半牧区牧户和农区牧户,就实施生态补偿后对补给区内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变化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生态补偿的实施对区域发展的总体影响指数为3.39,影响程度较高,其中生态补偿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影响指数分别为3.11、3.58和3.71;②受生态补偿的影响,研究区经济发展缓慢,其中对农户收入结构的变化影响最高,纯牧区和半牧区农户的人均收入和农畜产品商品率出现一定的下降;③受生态补偿的影响,牧民在环保意识和自身技能提高方面在三组间没有很大差异,纯牧区牧民具有更好的就业方式和维权意识,半牧区和农区牧民则对监督意识、参与意识、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更深感受;④生态补偿对环境改善的影响程度最高,影响指数为3.71,纯牧区牧民感受最为强烈,其次是半牧区和农区。  相似文献   
6.
陈红 《绿叶》2012,(8):47-53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内蒙古Y嘎查的变迁历程反映了资源型开发模式下的纯牧业区域的发展轨迹。对于牧民来讲,五十多年间生产生活方式的几次重大转变,他们失去的不仅是草场、畜群那么简单,基础生产生活领域的转变,使他们必须重新定位自己以及身处的社区、文化。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发自肺腑的族际文化之间的尊重和理解。如果能够充分肯定蒙古族传统畜牧文化所蕴含的草原利用方式,可能就不会出现传统生计方式与工业化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牧民的生存发展利益为核心,以矿产资源开采为视角,以内蒙古自治区西乌旗、赤峰市的矿产开采为切入点,运用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从法学的角度来阐释矿产资源开采对于牧民生存发展利益的影响.通过实地走访和相关理论前提的支撑,我们了解到调研地点不同利益群体对待矿产资源开采所采取的不同态度、矿产资源开采对于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矿产资源开采对于当地牧民都有哪些实质姓的影响.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可以为立法者在制定相关法律提供些许借鉴或考量.  相似文献   
8.
玉树归来     
玉树是青藏南部高原的腹地,是青海地势最高的地方,平均海拔4500米,海拔超过5000米的山峰有2000多座,可谓"群山绵延、终年冠雪"。玉树藏语的意思是"王朝遗址"或"部落遗风"。与西藏昌都、四川甘孜、云南迪庆同属康巴藏地。2011年10月7日,笔者随中华环保基金会玉树  相似文献   
9.
何跃君 《环境保护》2020,48(1):41-46
黄河源区地处青海境内,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特别是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大影响。深度挖掘黄河源区生态产品价值,促进社区牧民的全面发展,实现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对于保障黄河源区及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意义重大。本文着重从黄河源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本思路、把握的四个基本原则、五个实现路径和相关政策措施等方面探讨了社区牧民全面发展视角下的黄河源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以期为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全面提升社区牧民保护生态的内生动力和生活水平提供参考,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促使黄河源区绿水青山源源不断成为支撑黄河流域和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新活力和新动能。  相似文献   
10.
王晓毅 《绿叶》2012,(2):43-50
由于沙尘暴.北方草原退化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一个被建构的话语。对此,主流思想认为应该通过现代化.而非主流思想认为应当因循传统、顺应自然来予以解决。要真正理清草原牧区的问题,必须把问题放回到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观察草原牧区的核心变化,从而从更广泛的视角.更深入地理解草原牧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