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0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元磨高速公路边坡生物防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云南元磨高速公路的边坡生物防护的植物筛选技术和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探索了湿法喷播中草灌的比例问题,发现了短萼灰叶(山毛豆)是适宜的灌木种,并提出了“两步施工法”。  相似文献   
2.
土壤石油烃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生物修复技术具有绿色、低碳、低成本的显著优点,发挥植物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是提高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效率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植物在污染土壤中的存活率以及保持微生物的活性,以观赏园艺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作为修复植物,结合种子包衣技术和微生物固定化技术,使用包衣材料海藻酸钠10.0g·L-1膨润土35.0 g·L-1以及生物炭8.00 g·L-1,交联剂氯化钙50.0 g·L-1,采用包埋-交联法先对凤仙花种子包衣处理,然后以凤仙花种子包衣为载体固定化石油烃高效降解菌琼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unii,Hsr2a),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在总石油烃(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s,TPHs)质量分数为10.4 g·kg-1的条件下,凤仙花种子包衣载体固定化微生物对土壤TPHs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0 d盆栽修复,包衣处理的凤仙花较裸种凤仙花植物长势更好。通过对比不同...  相似文献   
3.
采用盆栽方式,通过对花卉植物生长状况和各项生理指标的考察,研究了不同污泥施用比对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和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施用比不高于5%(质量分数)时对两种花卉植物发芽有促进作用。在前期,对照组凤仙花和万寿菊生长较好,其株高、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污泥施用组,丙二醛(MDA)含量低于污泥施用组。而在后期,污泥的施用对两种花卉生长促进作用明显,污泥施用组的两种花卉植物株高和各项生理指标优于对照组,尤其是开花状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凤仙花和万寿菊较优的污泥施用比分别为3%~5%和1%~5%。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睫毛萼凤仙花在干、湿两种土壤水分条件下和密、疏两种栽种密度条件下形态和生长的表型可塑性。睫毛萼凤仙花在土壤水分饱和条件下的形态参数和生物量积累都高于干旱条件,在稀疏栽植下的形态参数和生物量积累也高于密集栽种。睫毛萼凤仙花通过调整器官生物量分配和形态参数来适应不利的环境,但付出了减少后代数目的代价。睫毛萼凤仙花适宜在土壤水分充足、植株密度不高的生境中生长。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气污染区和清洁区凤仙花子代生长的实验,研究受污染的凤仙化对其种子有无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6.
诺氟沙星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抗生素,但其对轮虫的毒性作用尚不清楚。为调查诺氟沙星对轮虫的毒性及其与藻密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试验终点对诺氟沙星污染的相对敏感性,本文以萼花臂尾轮虫为受试生物,研究了不同斜生栅藻密度(1.0×10~6、2.0×10~6和4.0×10~6cells·m L~(-1))下不同浓度(0、5、20、35、50、65和80 mg·L~(-1))的诺氟沙星对其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与3个藻密度下的对照组相比,暴露于5~80 mg·L~(-1)诺氟沙星溶液中的轮虫生命期望和世代时间显著延长,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显著提高。5 mg·L~(-1)的诺氟沙星使生命期望和世代时间的延长幅度随着藻密度的升高而增大,但6个处理组的平均提高幅度却随着藻密度的升高而减小; 5 mg·L~(-1)的诺氟沙星对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的提高幅度随着藻密度的升高而增大,但6个处理组的平均提高幅度却在2.0×10~6cells·m L~(-1)的藻密度下最小,4.0×10~6cells·m L~(-1)的藻密度下最大。1.0×10~6cells·m L~(-1)的藻密度下,诺氟沙星浓度对轮虫后代混交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 2.0×10~6cells·m L~(-1)的藻密度下,暴露于5~35和80 mg·L~(-1)诺氟沙星溶液中的轮虫后代混交率显著降低; 4.0×10~6cells·m L~(-1)的藻密度下,暴露于5、35和80 mg·L~(-1)诺氟沙星溶液中的轮虫后代混交率显著降低。当藻密度为1.0×10~6和2.0×10~6cells·m L~(-1)时,诺氟沙星浓度与轮虫的生命期望、世代时间、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之间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当藻密度为4.0×10~6cells·m L~(-1)时,诺氟沙星浓度与轮虫的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之间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本研究表明,亚致死浓度的诺氟沙星促进轮虫的存活、发育、孤雌生殖和种群增长,促进作用的幅度受藻密度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olystyrene nanoplastics, PSNPs)和溴酸盐(BrO■)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会对水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探究PSNPs和溴酸钠(NaBrO3)共存条件下对轮虫的联合毒性效应,以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为受试生物,探究了PSNPs(0.001、0.1 mg·L-1)、NaBrO3(0.001、0.1 mg·L-1)以及它们的联合作用对轮虫生命表参数、种群增长、个体及卵大小的影响。PSNPs和NaBrO3单一及联合暴露显著影响萼花臂尾轮虫的生命表参数,其中,内禀增长率是最为灵敏的参数。0.1 mg·L-1PSNPs和0.001、0.1 mg·L-1 NaBrO3联合暴露使轮虫个体显著减小,0.001 mg·L-1 PSNPs和0.001、0.1 mg·L-1 NaBrO3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不同粒径聚苯乙烯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对轮虫繁殖的影响规律,以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为受试生物,探究了3种粒径(100 nm、0.5 μm和1 μm)聚苯乙烯塑料对轮虫有性生殖的影响. 结果表明:①暴露于粒径较小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对轮虫的急性毒性较大. ②与对照组相比,暴露于20 mg/L的100 nm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和0.01、0.1、1、10和20 mg/L的1 μm聚苯乙烯微塑料均导致轮虫种群增长率显著降低(P<0.05). ③聚苯乙烯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暴露对萼花臂尾轮虫混交率和受精率均有显著影响. ④暴露于10和20 mg/L的100 nm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均显著抑制萼花臂尾轮虫7 d休眠卵产量(P<0.05),而暴露于0.1 mg/L的1 μm聚苯乙烯微塑料以及0.01、0.1、1、10和20 mg/L的0.5 μm聚苯乙烯微塑料均显著增加轮虫7 d休眠卵产量(P<0.05). 研究显示,在评价聚苯乙烯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对萼花臂尾轮虫有性生殖影响时,轮虫混交率和休眠卵产量可以作为合适的毒性测试指标.   相似文献   
9.
新年是一个许愿的节点。在过去的一年里,无论你是顺风满帆,还是命途多舛;是大起大落,还是平淡无奇;也无论你有几许辛酸,怀揣多少愤懑,都请在这个时候,许下自己对未来的祈愿。诗人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是因为他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和"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我们经受生活的各种重压还能倔强地抬头瞻望,则是由于新的一年代表着一种不确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在较高温度和饵料密度下实验室小批量培养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calyciflorus)休眠卵产生的时间及变动规律.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该轮虫高温较低温时休眠卵产生得早;未见饵料密度对休眼卵的产生时间有影响;前期培养于适宜温度和饵料密度条件下的轮虫种群,产生休眠卵的数时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