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217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116篇
综合类   619篇
基础理论   79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60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环境监测中的数据、统计、有效数字、修约,以及计量单位、结果表达、原始数据的记录等既平常又十分重要易被忽略的重要问题作了概述,这些问题的解决才能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COD在线分析仪和实验室比对结果人为差异的原因是样品不均匀,在线分析仪取样装置滤过,取样层面和采样方式以及沉淀消除的方法不同造成的.提出应在相同的地点、层面和同一容器取样,用相同沉淀消除方法去除样品中氯离子干扰,保证两方法比对中使用水样的一致均匀,使测试结果正确可信.  相似文献   
3.
高浓度总磷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总磷时,取样量过多(含磷量超过30μg),会使测定结果超出测定方法的灵敏度。解决办法是减少取样量重新消解,费时、费事,不利于批量样品连续测定。现改为将水样显色后,再用经过相同处理的空白溶液稀释,可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4.
往复推动式锅炉烟尘的测试方法赵永生(广西省桂林市环境监测站541002)锅炉烟尘的测定,各地采取的测试方式不尽相同。如:所采集的烟尘样品数在3~8个之间,每个样品的采集时间在6~12min不等。这对往复推动式锅炉烟尘的测试数据的精密度影响颇大。笔者结...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空间插值方法的长湖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各插值方法选择后取反距离加权法与克立格法对长湖的污染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水域水质处于Ⅴ类和劣Ⅴ类,只有主要出水口习家口和刘岺闸附近的部分水域的水质可以达到Ⅳ类水质标准.同时发现反距离加权法与克立格法均具有较高的精度,但克立格法优于反距离加权法,这两种方法评价湖泊水质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室和短期现场试验中初步证明金鱼藻离开底泥悬浮养殖于水中可基本正常存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将其大面积长时间养殖于悬置在水体中网箱内的具体栽培形式等影响因子,推进“网箱养草”向净水实用技术转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金属铁还原降解2,4-二硝基甲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金属铁对2,4-二硝基甲苯(2,4-DNT)的还原降解情况.实验结果表明,2,4-DNT的还原降解与溶液初始pH值、初始浓度和溶解氧等因素有关.氯离子能消除金属铁的钝化现象.金属铁表面附载的铜对2,4-DNT的还原降解具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4年黑龙江省环境监测系统能力验证情况,简述了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范围及测试项目,通过检测能力验证的测试结果,分析了实验室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影响异重流形成因素的研究,发现在异重流的形成过程中进水污泥浓度对密度的影响远大于温度对密度的影响,二沉池的进水通常形成下层异重流.利用水力模型进行示踪试验,结果表明在平流式二沉池中存在明显的回流区.异重流对二沉池处理效果的影响有利有弊.  相似文献   
10.
用常规的细菌分离纯化法从株洲清水塘地区的土壤、污泥初步筛选了9株絮凝活性较高的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培养筛选并经过多次隔代培养,得菌种B212和B233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活性较高.在相对接种量为10%,温度30℃,摇床转速120r/min的情况下,实验结果表明:B212处理高岭土悬液时的最佳投加量为1mL/100mL,最佳絮凝环境pH值为7,产生高絮凝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时间为29h,最高絮凝率达92%;B233处理高岭土悬液的最佳投加量为2mL/100mL,最佳絮凝环境pH值为8,产生高絮凝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时间为35h,最高絮凝率达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