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7篇
基础理论   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滇池水华蓝藻干粉制剂的生物脱毒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滇池属长江流域的一个内陆湖泊,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每年夏季都出现大面积的水华。由品种单一,主要为蓝藻门,其中微囊藻是优势种,产生的微囊藻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本实验以富营养化湖湖滇池中的水华蓝藻作为主要原料,将其制成干粉后,利用双协菌株在28-32℃条件下对其进行固态发酵,培养基质初始水份为65%。发酵培养2d后,培养基质中微囊藻毒素含量明显降低,6d后,基质中微囊藻毒素含量未检出(最低浓度检测限1μg/mg)。同时对实验所获得时间序列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双协菌降解微囊藻毒毒的反应为准一级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2.
嗜酸硫氧化菌株的分离及其在污泥生物脱毒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元素硫为底物,采用选择性液体培养基加富培养继以稀释平板法直接从污泥中分离出一株嗜酸硫氧化菌株SS-3.该菌株能将硫粉或硫代硫酸盐氧化成硫酸或硫酸盐,但不能氧化二价铁.序批式生物淋滤试验结果表明,接种该菌株并添加硫作为底物可有效加速污水污泥中重金属的溶出.经过15 d的生物淋滤,Cr,Cu,Zn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66.8%,95.4%,100%.   相似文献   
3.
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酵母中已建立多个表面展示短肽和蛋白质的系统.在微生物细胞表面展示外源蛋白对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展示金属结合蛋白(肽)的微生物可用于污染土壤和工业废水的净化,展示有机磷水解酶的微生物将用于有机磷污染物的脱毒.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将成为污染环境生物修复的有效策略.这一技术的研究还是一个新领域,要使其得到应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参38  相似文献   
4.
棉籽饼粕脱毒作饲料蛋白质资源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UV/H2O2降解水中硝基酚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UV H2 O2 氧化对硝基酚实验表明 ,H2 O2 光解产生·OH自由基是对硝基酚降解的直接原因 ,12min内 2 5mg L的对硝基酚去除率达到98%以上。溶液中TOC变化与对硝基酚的去除并不同步 ,说明对硝基酚的降解中生成了一系列的中间产物 ,然后再达到完全矿化的。体系中H2 O2 浓度变化显示产生的中间产物对H2 O2 光解没有明显影响。研究中还对对硝基酚起始质量浓度、H2 O2 浓度及pH影响进行了考察。研究认为UV H2 O2 是对硝基酚脱毒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油茶饼粕脱毒和营养成分的研究,结合含15%脱毒茶饼试验日粮作喂猪试验,得到当浸提次数 n=5次时,饼粕中皂素含量小于3%,喂猪的适口性好,且无毒理反应,脱毒茶饼中蛋白质含量达23.04%,可作为蛋白质饲料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7.
利用发光细菌法测定了29种氯取代和硝基取代的苯硫(砜、亚砜)基乙酸酯的毒性,通过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分析发现:此类化合物的毒性主要与其取代基的电荷效应相关,电荷的区域分布对化合物的毒性效应有重要影响.推测该化台物的毒性机理是毒物分子与发光反应中的主要辅酶FMNH_2形成了氢键.还发现:在这类链状毒物分子中,远离活性中心一端的基团具有脱毒作用.  相似文献   
8.
芋脱毒苗的组培快繁及田间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莱阳孤芋为材料,研究了其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及快繁技术,通过酶联免疫检测和电镜观察证实,经3次茎尖剥离培养所得试管苗已脱去芋花叶病毒,脱毒试管苗在MS ρ(BA)1.0mgL^-1 ρ(NAA)0.2mgL^-1的培养基中培养,月增殖系数为5.6;而培养基MS ρ(NAA)0.05-0.1mgL^-1 ρ(BA)0.15mgL^-1,不仅适于芋试管苗的生根,还有利于分化成苗,田间试验证明,脱毒试管苗定植于网室后,植株生长旺盛,球茎数量多,平均每株29.1个,两年的小区对比试验表明,脱毒种芋在球茎数量和产量上分别比CK增加37.6%-62.6%和20.2%-40.0%。商品芋数增加44.1%-67.6%。表4参1。  相似文献   
9.
为消除废水中CHP(过氧化氢异丙苯)对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不利影响,筛选出MnO2为适合催化CHP降解脱毒的非均相催化剂,并以MnO2为催化剂,催化降解自配废水中的CHP,采用间歇试验考察了反应pH、温度、MnO2投加量、初始ρ(CHP)对CHP去除效果的影响,对CHP降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处理前后废水组分和生物毒性做了鉴定.结果表明:CHP催化降解速率与温度、初始ρ(CHP)和ρ(MnO2)呈正相关;pH为4~10,温度为50~70 ℃,ρ(MnO2)为10~20 g/L是较为优化的反应条件.MnO2催化降解CHP的反应符合表面反应机制,催化剂表面接触面积越大,CHP降解速率越快;在pH为2或3时,CHP降解速率显著高于pH为4~10时,但Mn溶出较为显著.在初始ρ(CHP)为0.4~1.0 g/L时,CHP催化降解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符合Arrhenius方程,Ea(表观活化能)为37.56 kJ/mol.反应产物主要为2-苯基-2-丙醇,处理后废水的OUR(耗氧速率)抑制率由63%降为0,对活性污泥没有抑制.   相似文献   
10.
以农业废弃物小麦秸秆为原料,以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CICC8012为菌种发酵生产丁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设计,优选硫酸亚铁对水解液进行原位脱毒,优化发酵条件并验证硫酸亚铁原位脱毒对多种原料的有效性.发酵结果显示,伴随发酵液残糖含量显著降低,溶剂产量和发酵效率显著提高.在优化的发酵条件下,初始糖浓度50 g/L,接种量10.5%,硫酸亚铁浓度0.4 g/L,发酵65 h,丁醇产量达7.33 g/L,与优化模型预测值7.35 g/L的最大丁醇产量接近,模型显著可靠.对稻草水解液、玉米秸秆水解液、标准水解液等不同原料进行处理,丁醇和总溶剂产量均得到显著提高.本研究证明直接添加硫酸亚铁对秸秆水解液丁醇发酵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很可能是一种潜在的通用增效方法,可用于提高纤维素水解液的丁醇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