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技术》2012,(5):2-2
近日,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主办、中国国防科技工业联合会协办的“创新驱动发展成就展暨军民融合交流大会”在苏州举行,苏州东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在会议上发布了自主研制的全球第一台50吨超大型电动振动试验系统,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单台推力最大的振动台。  相似文献   
2.
用钛白废酸和苦土制取硫酸亚铁镁肥济南旭升超细材料厂薛循升1前言我国钛白粉生产目前绝大部分厂家仍沿用硫酸法工艺,该工艺每生产一吨钛白粉要付产废硫酸10吨。长期以来,为了解决这个废酸处理的问题,各生产厂家和有关科研单位作了大量的工作:常州钛白粉厂和裕兴...  相似文献   
3.
Hg2+、Cu2+胁迫下茶菱保护酶系统的防御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不同ρ(Hg^2 )、ρ(Cu^2 )对茶(Trapella sinenisis Olive)叶片和根部保护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ρ(Hg^2 )、ρ(Cu^2 )的增加,膜透性增加,根部μ(O2^-)、b(H2O2)上升,λ(SOD)、λ(POD)、λ(CAT)先升后降,Hg^2 胁迫下,叶片μ(O2^-)、b(H2O2)、λ(SOD)、λ(POD)先升后降,而λ(CAT)下降;Cu^2 胁迫下,λ(SOD)先降后升,λ(POD)逐渐下降,茶保护酶系统对Hg^2 的防御作用弱于Cu^2 ,叶的防御作用弱于根。  相似文献   
4.
《环境技术》2009,27(5):2-2
2009年9月28日,由苏州东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和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联合组建的东西北工业大学力学环境联合试验室正式揭牌成立,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魏炳波、航天学院院长周军、东科技总裁王孝忠等人出席了揭牌仪式。它的成立,标志着双方长期以来的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5.
王朋 《环境技术》2008,26(3):4-6
2008年4月23日,苏州东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科技)的研发基地东科技园在苏州高新区科技城落成,届时还举行了三家国内外同行企业与苏州东合资签约仪式。新址占地近50亩,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同行的专家、学者和相关媒体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落成典礼。  相似文献   
6.
《环境技术》2006,24(6):8-8
2006年11月17日,世界最大级35吨电动振动台在苏州东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调试成功,这无疑使中国振动行业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的跨越。该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综合技术指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7.
利用生产蒽醌废水制做苦土砂轮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邵明望,沐小龙,邵月银在蒽醌生产过程中,每天有大量的硫酸废液排出,这些废水侵蚀下水道,危及厂区及厂外农田,造成了环境污染。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酸性废水,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对于含硫酸废水.目前国内外所...  相似文献   
8.
《环境技术》2011,(5):2-3
9月29日,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发射,而“天宫一号”发射成功的背后也倾注了全国振动试验领域知名企业——苏州东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9.
锰矿石氧化-磷酸铵镁沉淀预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焦化废水中含有高浓度CODCr,挥发酚和氨氮的特性,提出锰矿石氧化-磷酸铵镁(鸟粪石)沉淀两步预处理焦化废水的方法. 以磷酸、硫酸调节焦化废水pH至1.2,利用锰氧化物在酸性条件下的强氧化性,氧化去除废水中的挥发酚和硫化物,去除率分别为99%和100%,同时CODCr的去除率达70%,出水pH升高至1.8;向上述锰矿石处理后的废水投加苦土粉(轻烧氧化镁)进行磷酸铵镁沉淀试验. 结果表明,在固液比为18 g/L,搅拌反应24 h后,氨氮以磷酸铵镁沉淀形式得到去除,去除率达90.1%,pH升高至9.4. 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沉淀产物表征分析表明,磷酸铵镁沉淀是在苦土颗粒表面形成和生长的.   相似文献   
10.
太湖水域几种高等水生植物的克藻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水花生、、金鱼藻和浮萍对同一水体中栅藻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受试植物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水体中藻细胞数量 ,促进藻细胞内叶绿素a的破坏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含量的升高 ,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种过供试植物的水也表现出相似的抑藻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