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刘隆有 《环境教育》2010,(12):78-80
陶渊明之前,写菊花的诗文已很多,但直到陶渊明"采菊东篱"句出,菊花的仙风道韵,卓然高格,才被完美地擎举于天地间。这之后,写菊之作更多得难以数计,其中不乏名家大家之作,却均不能望其项背。自有陶潜方有菊,陶诗一出即绝唱。  相似文献   
2.
今人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从清代诗歌(包括散文)文献学的角度来说,代表了迄今为止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因此,以该书作为基准,对其中难免存在的若干舛误与疏漏进行订正与补充,从而使之尽可能地更趋完善,也就成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同时,这些遗留下来的问题,其难度相对来说也是最大的。现在即根据平日读书所得,对其中谢德溥、孔鼎、陈孝威、罗万藻、文德翼五位江西籍作家的有关问题予以订补,供作者及其他相关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万新 《绿色视野》2009,(3):27-29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古今中外,不知多少文人墨客为漓江的绮丽风光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优美诗文。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为了保护如诗如画的漓江,为了留住昔日的美景,多少人为之默默奉献着,黄坤华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4.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句诗文,传颂千年。千年以前的唐朝,诗人李白以一篇二百九十四字的诗文,借蜀道之难描绘出了蜀川峰峦叠嶂、高峻雄伟之关。千年之后,我们沿着诗人行走过的痕迹一路向前,盘桓的山路依旧崎岖,眺望远方依旧山峦叠翠,而蜀地山川的壮秀,祖国西南山河的雄伟壮丽,与当年也别无二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