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外—双氧水和亚铁离子体系对硝基苯光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研究了以500W直管高压汞灯为光源,在双氧水和亚铁离子的体系中,对硝基苯进行光降解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本系统对硝基苯有明显的降解效果。浓度为50mg/L的硝基苯经过60min的光照,其降解率可达91.7%。此外,还探讨 铁离子浓度、双氧水浓度、硝基苯浓度、pH值等因素对光降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超声-双氧水和亚铁离子体系处理含酚废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实验装置上对超声-双氧水和亚铁离子体系联合处理含酚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考察了废水初始pH值、初始双氧水浓度、超声功率、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酚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辐射可以在双氧水和亚铁离子体系氧化过程中起加速反应的作用,而且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大,加速反应的能力增强;实验条件下废水初始pH值为4~6.8,初始双氧水浓度为140mg/L时酚去除效果最佳;超声-双氧水和亚铁离子体系处理含酚废水过程中苯酚的降解规律符合表现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4.
工业锅炉用水中,铁离子是一种常见的离子,而铁污染是危害性较大的。在锅炉补给水中,铁是以砰’状态存在。这种水刚开始清彻干净,但有铁腥味,时间略长,水质即发浑。Fe^2+离子极易污染离子交换树脂,使树脂中毒而降低交换能力,使大量树脂废弃。当用含铁的水时,容易在锅炉受热面上结成铁垢,不仅影响传热,还易引起垢下腐蚀。因此,除铁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汪祺  韩佳芮  魏博凡  周磊  张亚  杨曦 《环境科学》2015,36(8):2906-2910
选取沙丁胺醇(salbutamol,SAL)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3种碳纳米管(CNTs,单壁碳纳米管SCNT、羟基衍生化多壁碳纳米管MWNT-OH和羧基衍生化多壁碳纳米管MWNT-COOH)对有机污染物在模拟太阳光照下降解的影响;并且研究了CNTs与天然水体中光活性物质三价铁离子(Fe3+)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3种CNTs能够通过竞争吸收光子,即光屏蔽作用抑制SAL光解;同时又能通过光致激发产生单线态氧(1O2)促进光解反应,两种作用机制同时存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抑制作用占主导地位.此外,CNTs还能通过静电吸附作用使水体中的光活性物质Fe3+失活,从而影响有机污染物在天然水体中的光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6.
彭章娥  冯劲梅  何淑英  吴峰 《环境科学》2012,33(10):3466-3472
选取壬基酚(nonylphenol,NP)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水中2种常见淡水藻(小球藻和鱼腥藻)对壬基酚的光降解促进作用,并对藻引发水中壬基酚的光降解途径进行了分析;同时也研究了天然水中普遍存在的物质成分(腐殖酸和铁离子)与藻协同引发壬基酚的光降解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含淡水藻的水溶液经过光照后能引发其中壬基酚的光降解;藻、腐殖酸和铁离子的水溶液经过光照后,对壬基酚光降解的增强促进作用更大,在含藻、腐殖酸和铁离子的水溶液中,4 h光照后壬基酚的降解率可达58%.根据此结果推测藻/腐殖酸和铁离子体系光照后能产生更多的活性物质,从而促进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光降解.  相似文献   
7.
Fe2+和Fe3+对厌氧氨氧化污泥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祥  黄勇  巫川  王孟可  袁怡 《环境科学》2014,35(11):4224-4229
通过接种厌氧氨氧化污泥研究了Fe离子浓度及价态变化对厌氧氨氧化污泥活性的影响.短期浓度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铁离子浓度由0升高到5 mg·L-1时,厌氧氨氧化污泥活性因受刺激而逐渐增强;当进水铁离子浓度大于5 mg·L-1时,因厌氧氨氧化反应产碱,铁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生物活性未受到影响.不同价态铁离子浓度变化对厌氧氨氧化污泥活性的影响无明显区别.长期价态影响结果表明,经过71个周期培养,含Fe2+进水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R1脱氮效能(以氮计)由0.28 kg·(m3·d)-1升高到0.65 kg·(m3·d)-1,是含Fe3+进水反应器R2的1.28倍.因此Fe2+更适合厌氧氨氧化菌生长的需求.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Fe3+易导致厌氧氨氧化反应器R2内氨氮过量转化,亚硝氮与氨氮转化比(1.17)明显低于含Fe2+进水的反应器R1内亚硝氮与氨氮转化比(1.24).  相似文献   
8.
通过投加不同浓度的纳米零价铁(NZVI)和零价铁(ZVI),考察了暗发酵制氢过程中铁离子组成和浓度变化、氢化酶和脱氢酶活性,研究了2种添加剂强化餐厨垃圾高温((55±1)℃)暗发酵制氢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投加NZVI和ZVI均可提高餐厨垃圾暗发酵制氢性能;当投加100 mg·L~(-1) ZVI时,产氢效果最佳,最大产氢潜力和最大产氢速率分别为425.72 mL和66.32 mL·h~(-1),是投加NZVI实验组的1.64倍和1.34倍,代谢途径是以乙醇型发酵为主的混合型发酵;在投加NZVI和ZVI后,暗发酵制氢末端产物的Fe~(2+)和Fe~(3+)浓度升高,投加300 mg·L~(-1)NZVI和100 mg·L~(-1) ZVI实验组Fe2+浓度最大,是未投加实验组的2倍和1.87倍;与反应前相比,Fe~(2+)显著升高,Fe~(3+)由于微生物利用与转化浓度降低,同时可有效提高氢化酶活性。投加100 mg·L~(-1) ZVI不仅可提高氢化酶活性,还可提高脱氢酶活性。以上结果可为提高餐厨垃圾等复杂有机废物的高效能源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改性SiO2气凝胶,考察了经不同类型、不同配比的改性剂改性的SiO2气凝胶对模拟含Fe3+废水的吸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改性SiO2气凝胶的最佳制备条件为三甲基氯硅烷(TMCS)作改性剂,V(TMCS)#x02236;V(正己烷)=1#x02236;5;当改性SiO2气凝胶加入量为75g/L、吸附时间为4h、Fe3+质量浓度为10mg/L时,模拟含Fe3+废水的Fe3+去除率为98.32%,剩余Fe3+质量浓度为0.168mg/L;采用改性SiO2气凝胶动态吸附处理流量为420mL/h、Fe3+质量浓度为100mg/L的模拟含Fe3+废水,吸附后废水中剩余Fe3+质量浓度仅为0.196mg/L。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鸡蛋壳对废水中亚铁离子的吸附效果,进行了单因素变量控制实验(如鸡蛋壳粉末的投加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等温吸附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鸡蛋壳用量在4 g的时候吸附效果最好;鸡蛋壳粉末对亚铁离子的吸附是吸热过程,随着温度升高,去除率也随之升高;去除率也随吸附时间增加而升高,在60 min左右达到吸附平衡。等温吸附过程中,能很好地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实验条件:亚铁离子浓度40 mg/L,鸡蛋壳粉末3 g,吸附时间为50 min,吸附温度为50℃,在此实验条件下鸡蛋壳对废水中亚铁离子的去除率可达99.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