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263篇
综合类   102篇
基础理论   3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1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宗洲 《灾害学》1992,7(2):68-71
本文论述了湖北省农业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危害,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态与土壤环境中铁元素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论述了铁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分布 ,与铁元素有关的主要作物分类、作物与铁元素的关系以及影响铁元素有效态的因素 ,铁肥的种类和施用方法与效果  相似文献   
3.
农业非点源污染环境影响及防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非点源污染也称面源污染,因其污染的时空范围广,不确定性大,污染严重,对其治理及管理的难度也较大.由于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业非点源已成为中国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文章中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特点、来源和危害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提出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近几年来工作经验 ,总结提出了今后吉林市农业环保工作想法 ,以进一步推动农业环保事业发展 ,促进农业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5.
刘海英 《福建环境》2003,20(4):10-12
以东圳水库为例论述了饮用水源保护与库区果园实行农业清洁生产的关系,并对饮用水源的保护提出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Land application of contaminated waste products has been defended as beneficial use by some scientists and regulators, based on the premise that the behavior of any toxins accumulated in soils from this practice is reasonably well understood and will not have detrimental agronomic or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to the foreseeable future. In this review, I use the case of toxic metals in sewage sludges applied to agricultural land to illustrate that metal behavior in soils and plant uptake is difficult to generalize because it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nature of the metal, sludge, soil properties and crop. Nevertheless, permitted agricultural loadings of toxic metals from sewage sludges are typically regulated using the sole criterion of total metal loading or concentrations in soils. Several critical generalizing assumptions about the behavior of sludge-borne metals in soil-crop systems, built into the US EPA risk assessment for metals, have tended to underestimate risks and are shown not to be well justified by published research. It is argued that, in the absence of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metal behavior in each specific situation, a more precautionary approach to toxic metal additions to soils is warranted.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态环境中的锰元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曾昭华 《环境科技》2000,13(2):33-35
论述了锰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分布,农作物与锰元素的关系以及锰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制约因素:土壤的含量、土壤的酸碱度、土壤的氧化还原环境、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8.
郝殿钰  郭亚伟  刘红 《环境科技》2006,19(Z2):54-55
连云港市区主要饮用水源蔷薇河为南北走向,汛期易受东西走向的过境洪水影响,水质经常受到农业面源的污染。通过分析农业面源的来源、污染途径,提出了防治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 Land use/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s for 1973 and 1991, derived from the interpretation of satellite imagery, are quantified on the basis of biophysical land units in a study area in southeastern Australia. Nutrient export potentials are estimated for each land unit based on their composition of land use/land cover classes. Spatial and temporal comparisons are made of the land units based on the calculated pollution hazard indicators to provide an insight into changes in the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regional significance of land use changes. For example, one ecosystem, unique to the study, showed a large increase in pollution hazard over the study period as a manifestation of an 11-fold rise in cleared area and an expansion of cropping activities. The benefits to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general are discussed.KEY WORDS: Land cover change; Nutrient expor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Pollution hazard; Agricultural pollutio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Diffuse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相似文献   
10.
1978—1994年分省农业旱灾灾情的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利用1978~1994年各省、市、自治区的农业旱灾受灾面积及播种面积的资料,以旱灾受灾率(即旱灾受灾面积与播种面积之比)作为刻划旱灾灾情的指标。对标准化的旱灾受灾率进行经验正交函数分析,发现前五个典型场方差贡献达70.7%,可以概括我国旱灾灾情的空间分布主要类型。其中,前三个典型场的正负区域分界线的大体位置分别为长城一线、秦淮线和江南丘陵北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