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29篇 |
免费 | 262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9篇 |
废物处理 | 9篇 |
环保管理 | 457篇 |
综合类 | 567篇 |
基础理论 | 213篇 |
污染及防治 | 51篇 |
评价与监测 | 31篇 |
社会与环境 | 205篇 |
灾害及防治 | 5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51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65篇 |
2015年 | 50篇 |
2014年 | 63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78篇 |
2011年 | 83篇 |
2010年 | 61篇 |
2009年 | 57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64篇 |
2006年 | 59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3篇 |
1977年 | 6篇 |
1975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72年 | 2篇 |
197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雯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10,(6):72-73
通过对大伙房水库上游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的具体防治措施,即采用培育生物天敌、控制农药使用量、水田改为旱田和控制灌溉水的方法控制氮磷流失,从而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基于TM与MODIS遥感数据的农业旱情监测——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河北省冬小麦种植区域为研究区,基于TM和MOD IS遥感数据,利用植被供水指数法确定了研究区旱情等级。首先,将其与遥感解译获得的冬小麦空间分布图叠加得到受灾冬小麦空间分布图;然后以1 km的距离在受灾冬小麦周围做缓冲区,并与通过人口密度模型获得的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叠加,得出受灾人口空间分布;最后基于光能利用率改进模型构建粮食产量回归统计模型,得到粮食产量。目的是从粮食产量和作物受灾影响人口两个方面对农业受干旱影响情况进行遥感监测和定量评价,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防灾、抗灾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04年研究区:(1)春季受灾面积小,仅占16.4%;(2)旱情较轻,以轻旱为主,占受灾面积的89%;(3)冬小麦种植面积约为23 965.0 km2,受灾面积约606.3 km2,主要位于唐山市和保定市;(4)粮食产量回归统计模型精度达到了87%,冬小麦产量约为11939247 t,单产约为498.8 t/km2。 相似文献
3.
基于农户层次的陕北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潜变量与潜变量、潜变量与可测变量及可测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很好地描述了这一复杂关系。通过对吴起县、安塞县和宝塔区共建的中尺度生态农业建设试验示范区、米脂县等3个典型区域所代表的黄土丘陵区及其各个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与运算,结果表明: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外力作用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模式基本揭示了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相互耦合这一本质规律,但现状耦合模式并未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系统耦合效果较低。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对系统耦合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54和0.16,农业产业和农业资源之间的相关系数只有0.28,即农业资源没有很好地支撑产业的发展,导致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果不明显,存在着局部相悖的态势,潜伏了林草资源与其相关产业链网缺失现象。为此,需要强化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的互动过程,特别要发展林草及其相关产业,促进林草资源的有效利用,促使系统耦合效果的不断提高,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5.
沼气农业复合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综合利用系统对农村和偏远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能值流图和指标体系,构建了沼气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框架,并以国家沼气农业示范区广西恭城县为案例,分析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典型沼气农业复合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量及其结构,利用能值系统结构功能指标对该系统进行经济生态多元分析,评估其投资率、产出率、环境压力以及可持续性等系统综合表现,并与国内外其他农业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系统投入结果表明,恭城县沼气农业复合系统总投入中人类经济反馈在系统中所占比例最大,可更新环境资源次之,其中又以肥料、农药和劳工与管理的投入最大;系统产出表明,目前仍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导,水产业相对薄弱,而新兴的沼气产业因其低耗高产的特点,发展势头良好;而能值系统结构功能指标表明该农业系统整体具有环境负荷低、产出效率高、可持续性强等优势。依照能值分析各项结果,本文对沼气农业系统优化配置和进一步推广应用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W.M. Snyder A.W. Thomas A.L. Dillar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1989,25(4):809-820
ABSTRACT: The effect of flow persistence on seasonal patterns of watershed runoff was modeled by using runoff of the immediate antecedent month as an index. Monthly runoff was expressed as a function of monthly rainfall, season of the year, and runoff of the antecedent month. The three in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expressed functionally as sliding polynomials, thus producing a piece-wise, form-free, three-dimensional causative structure. A model form allowing complete interactivity of the three independent variables could not be optimized because of insufficient data with high values of both antecedent runoff and monthly rainfall. A model with reduced interactivity was successfully optimized. Data sets from five watersheds ranging from 0.14 to 398 square mil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were presented as a series of contour maps that showed contours of monthly runoff in the data space of season and monthly rain. In the series of maps, the patterns of the runoff contours changed with changing values of antecedent runoff. During the wet season of the year the contours changed significantly with antecedent runoff, but changes in the dry season were minimal. The quantitative change of runoff was more readily portrayed with cross-sections through the contoured surfaces. 相似文献
7.
农田N2O排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土壤是大气中N2O的重要来源,与1990年相比,2000年我国氮肥用量升高了40%,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农田土壤N2O的排放通量作出新的估算。土壤理化性状的空间变异和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长期的、多点的农田N2O原位监测数据的匮乏成为提高N2O排放测定精度的制约因素。目前,航空采样法-驰豫涡动技术(微气象学方法)能够成功克服空间变异,且已经被成功应用在农业生态系统N2O排放的定量化观测上;另外Century-NGAS和DNDC模型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机理模型,但应用不同模型所获得的N2O排放量相差较大。因此,今后农业土壤N2O排放的工作重点应集中在如何提高N2O原位观测精度,寻找合适的机理模型和提出相应的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口的迅速膨胀,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文过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其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热点问题和前沿领域。论文首先分析了LUCC水文效应的研究方法,然后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方面:造林与毁林、城市化过程与农业开发活动以及水土保持等,概述了LUCC水文效应的研究进展。综合分析表明:关于城市化过程的水文影响研究,一般认为,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驱动下,不透水面积大量增加,改变了水量平衡状况,造成入渗减少,洪峰流量增大,但不同地区城市化发展程度的不同使得水文效应的表现也不相同;水土保持水文效应的研究一般认为,水土保持通过植树造林、种草、修建梯田、淤地坝等措施,使得区域/流域下垫面覆盖状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造成年径流和洪峰流量减少,而使入渗和枯季径流增加,但因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水土保持产生的水文影响也有所差别;造林与毁林、农业开发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则因研究尺度、区域位置、气象条件、研究对象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正确评价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为水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Abstract Nowadays the rising of opportunity cost of farm labor comes to the forefront of attention in Chin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its impact on agricultural land-use structur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household economics is formulated drawn on Low’s model. Under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 impact of the rising opportunity cost of on-farm on cropping structure is deduced in theory. And then, using statistic and survey data, taking mountain area of southern Ningxia as an example, the theoretical assumes are verif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ise of opportunity cost of farm labor leads to less diversified cropping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0.
基于油耗调查的2010年天津市农业机械排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采用基于燃油消耗量的方法估算出天津市2010年农业机械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的总排放量.2010年天津市农业机械总保有量为57.5万台,其中种植业机械最大约占52.5%;总动力为588万kW,运输机械占比最大为47.3%.估算出2010年天津市农业机械总油耗(主要为柴油)为6.7万t,其中运输机械耗油量为4.5万t.再根据燃油消耗量估算了天津2010年农业机械污染物排放量,NOx和PM年排放量分别为3470t和303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