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1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243篇
安全科学   330篇
废物处理   105篇
环保管理   203篇
综合类   720篇
基础理论   104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99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72篇
灾害及防治   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降水空间异质性对非点源关键源区识别面积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地形起伏和降水空间差异较大的农业区非点源污染问题,基于SWAT模型评估了阿什河流域在异质性降水和均匀降水两种情景下总氮、总磷关键源区空间变化规律,统计了两种情景下识别的关键源区面积变化,并分析其与降水特征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水量一定时,两种情景下识别的总氮、总磷关键源区面积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且总磷关键源区面积不易受降水空间异质性的影响,但总氮关键源区面积却明显受到其影响.对各年份总氮和总磷关键源区面积与降水特征参数的相关分析表明,总磷关键源区面积与当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总氮关键源区面积却与前一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讨降水这一重要驱动因子的不确定性对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的影响,以及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石期河流域地下水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李笑  于奭  李亮  郭永丽 《环境科学》2020,41(9):4021-4029
为明确典型岩溶溶丘洼(谷)地区域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以石期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Gibbs图、Piper图、端元分析及离子比例系数等方法,对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pH值介于6.06~8.07之间,Ca~(2+)、 Mg~(2+)和HCO~-_3是地下水中的主要离子,其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2.61~108.7、 0.54~27.61和8.1~370.74mg·L~(-1),符合岩溶水高钙弱碱性特征;地下水物质成分中, Ca~(2+)和Mg~(2+)主要受到碳酸参与的灰岩和白云岩风化作用的控制, Na~+主要来源于硅酸盐岩的溶解,同时, Ca~(2+)和Na~+在地下水流动过程中进行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 K~+、 Cl~-和NO~-_3主要受到农业化肥施放和生活废水排放的影响.此外,大气降水作为该区域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对当地地下水化学特征和物质来源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高铁酸钾为氧化剂,基于改进Hummers法制备了新型磁性氧化石墨材料,在SEM、FTIR、氮气吸脱附和表面接触角表征基础上,探究了该材料处理乳化含油废水的效果及磁致增强效应.结果表明:相较于石墨,磁性氧化石墨比表面积增大,表面有卷曲结构并负载着Fe3O4颗粒,具有含氧官能团,存在疏水性较强的微观孔隙结构.在外加磁场条件下,磁性氧化石墨团聚,形成疏水性宏观孔隙结构,利于乳化油滴的吸附和附着.磁性氧化石墨处理乳化含油废水的能力远好于石墨与粉末活性炭,且处理效率与磁场强度成正相关,COD去除率可达95%以上.使用后的磁性氧化石墨进行溶剂萃取或热处理,可以循环使用.磁性氧化石墨经过4次循环使用,热再生效率为92%,溶剂萃取再生效率为86%.以上研究为乳化含油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结合行业信息并基于动态物质流模型,本文对1950~2050年间中国乘用车塑料流量与存量进行了历史测算与情景分析.历史测算表明:1950~2018年国内乘用车行业累计消耗了以聚丙烯(PP)、聚氨酯(PU)等为主的塑料3278万t,产生了337万t塑料废弃物;报废汽车拆解后的车用废塑料仅28%得到回收利用.针对未来情况,本文设计了乘用车保有量、单车塑料使用量两大关键因素下的不同情景组合.结果显示车用塑料存量及废塑料产生量将大幅增长,到2050年存量将达到0.7~2.7亿t,废塑料产生量将达到500~1600万t,汽车拆解和塑料再生等相关行业对此应充分关注.到2050年车用废塑料回收率若能提升至80%,将减少376万t/a的车用废塑料填埋或焚烧,显著减少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5.
马永喜  马钰婷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10):4631-4640
为探析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业环境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对农业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物料平衡原则下农业环境效率测算模型和农业环境效率影响模型.基于2004~2016年浙江省农户水稻种植地块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土地面积、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农业产出等农业经营规模指标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农业规模化发展将因投入和产出的扩张以多种方式影响其环境效率,其中土地面积规模与农业环境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对农业生产环境效率均有负向的影响,而农业产出规模的增加将促进农业环境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张安迎  童昕  曾现来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11):4821-4830
基于Gompertz模型预测中国2018~2050年民用汽车的社会保有量;在此基础上,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估算得出我国汽车高峰报废年限大约为9a.然后,通过市场供给A模型预测我国2018~2025年汽车报废量,结果显示,我国汽车报废量到2025年将达到2535.05万辆,并且地理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基于上述汽车报废量的时空分布,测算不同技术发展情景下废汽车三元催化剂中的铂族金属回收潜力和需求量.结果显示:如果按照当前催化剂消耗水平,全国铂族金属的需求量均在2019年达到峰值,铂钯铑分别达到4.57,65.70,7.92t,有望实现行业内闭环供应;如果以欧盟汽车尾气治理标准为目标,而现有汽车技术不发生根本变化,需求量将大幅增加,铂钯铑分别在2020年达到峰值85.01,109.38,8.37t,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为此,建议在汽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中,关注废催化剂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以促进前端生产环节在不同技术选择中考虑稀贵金属的供给限制.  相似文献   
7.
油气集输管道内防腐技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油气田集输管道的内腐蚀问题,分别介绍了耐蚀材料、衬里技术、涂镀层技术与药剂防腐技术等管道内防腐技术及其现场应用效果,指出了耐蚀金属材料防腐效果显著,但存在经济效益差的缺点。为降低成本,选用双金属复合管替代耐蚀金属材料,但其焊缝位置腐蚀失效频发,成为制约其应用的薄弱环节。耐蚀非金属材料防腐效果显著,但耐高温性能与力学性能较差,受温度、压力与CO_2、H_2S、固体颗粒等介质成分的影响,衬里技术与涂镀层技术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药剂防腐技术的防护效果与药剂类型、加药工艺密切相关,需要根据腐蚀工况监测结果进行实时调整。针对上述内防腐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内防腐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改进现有内防腐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升其防护效果。同时,应开发防腐效果显著、经济成本低、施工简便、易于推广应用的防腐材料与防腐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8.
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检测中甲醛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有六个类别,分析方法不统一,且没有一定的质量控制措施.文章对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并且研究用水中的甲醛标样来对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To assess the concern over declining base cation levels in forest soils caused by acid deposition, input-output budgets (1990s average) for sulphate (SO4), inorganic nitrogen (NO3-N; NH4-N), calcium (Ca), magnesium (Mg) and potassium (K) were synthesised for 21 forested catchments from 17 regions in Canada,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Trend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monthly ion concentrations in deposition and runoff when more than 9 years of data were available (14 regions, 17 sites). Annual average SO4 deposition during the 1990s ranged between 7.3 and 28.4 kg ha−1 per year, and inorganic nitrogen (N) deposition was between 2.8 and 13.8 kg ha−1 per year, of which 41–67% was nitrate (NO3-N). Over the period of record, SO4 concentration in deposition decreased in 13/14 (13 out of 14 total) regions and SO4 in runoff decreased at 14/17 catchments. In contrast, NO3-N concentrations in deposition decreased in only 1/14 regions, while NH4-N concentration patterns varied; increasing at 3/14 regions and decreasing at 2/14 regions. Nitrate concentrations in runoff decreased at 4/17 catchments and increased at only 1 site, whereas runoff levels of NH4-N increased at 5/17 catchments. Decreasing trends in deposition were also recorded for Ca, Mg, and K at many of the catchments and on an equivalent basis, accounted for up to 131% (median 22%) of the decrease in acid anion deposition. Base cation concentrations in streams generally declined over time, with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Ca, Mg and K occurring at 8, 9 and 7 of 17 sites respectively, which accounted for up to 133% (median 48%) of the decrease in acid anion concentration. Sulphate export exceeded input at 18/21 catchments, likely due to dry deposition and/or internal sources. The majority of N in deposition (31–100%; median 94%) was retained in the catchments, although there was a tendency for greater NO3-N leaching at sites receiving higher (<7 kg ha-1 per year) bulk inorganic N deposition. Mass balance calculations show that export of Ca and Mg in runoff exceeds input at all 21 catchments, but K export only exceeds input at 16/21 sites. Estimates of base cation weathering were available for 18 sites. When included in the mass balance calculation, Ca, Mg and K exports exceeded inputs at 14, 10 and 2 sites respectively. Annual Ca and Mg losses represent appreciable proportions of the current exchangeable soil Ca and Mg pools, although losses at some of the sites likely occur from weathering reactions beneath the rooting zone and there is considerable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mineral weathering estimates. Critical loads for sulphur (S) and N, using a critical base cation to aluminium ratio of 10 in soil solution, are currently exceeded at 7 of the 18 sites with base cation weathering estimates. Despite reductions in SO4 and H+ deposition, mass balance estimates indicate that acid deposition continues to acidify soils in many regions with losses of Ca and Mg of primary concern. The U.S. Government's right to retain a non-exclusive, royalty free licence in and to any copyright is acknowledged. The Canadian Crown reserves the right to retain a non-exclusive, royalty free licence in and to any copyright.  相似文献   
10.
进一步推导了曲面零件悬空区上的应力分布及临界失稳公式。然后通过计算机编程 ,求解了临界失稳方程 ,得到了拉深系数、相对锥顶半径、相对圆角半径、材料相对厚度与临界失稳时刻间的关系曲线 ,并对曲线变化的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