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不同植物覆盖下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中微塑料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揭示黄河三角洲湿地地区土壤中微塑料分布与植物覆盖的相关性,选择低盐优势物种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和高盐优势物种盐地碱蓬(Suaedasalsa)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生长土壤共计16个样点中微塑料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植物覆盖土壤中微塑料丰度范围为80~4 640 n·kg-1,粒径范围为1...  相似文献   
2.
榕江入海口自然沙滩微型塑料污染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20s至今,塑料产业发展迅猛,海洋塑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关于微型塑料(尺寸小于5 mm)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近年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关于河口和海岸带微型塑料的污染调查研究相对较少,开展相关研究将有利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管理、保护与健康.因此,本文以粤东第二大河流(榕江,汕头)入海口附近的自然沙滩为研究区域,选择榕江主干入海口、支流入海口和偏远海岸3个不同的区域,布设6个采样站位,调查和研究高潮线上部中小型塑料垃圾的组成、分布和来源.结果表明:榕江入海口自然沙滩废塑料的主要成分为塑料碎片(60%)、泡沫聚苯乙烯(27%)和前体颗粒(13%);各沙滩废塑料的平均密度为1067.67个·m-2,与世界其它地区同类的研究相比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废塑料的尺寸以直径小于5 mm的微型塑料为主,数量占总数的72%;微型塑料密度和塑料总密度在不同采样区域都呈现相同的趋势,即支流入海口附近海滩主干入海口附近海滩偏远海滩.对微型塑料的来源也作了初步探讨,河流上游塑料污染、河口附近城市的生活塑料垃圾排放及海上渔业活动是海滩微型塑料的主要潜在来源.  相似文献   
3.
微塑料作为环境介质中的新型污染物,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土壤是环境中微塑料的重要蓄积库,结合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土壤中微塑料的研究,针对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生态效应、分析方法及污染防治进行综述,以便更全面的了解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的现状及其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塑料包装废弃物、农用地膜破碎、大气沉降是土壤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微塑料可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作为其他污染物的载体危害生态环境健康,并会随着食物链逐渐富集,从而影响人类健康。土壤中的微塑料可通过筛分干燥后采用密度分离法、加压流体萃取法、石油提取法等进行分离,并通过消解去除土壤中的有机质。土壤中微塑料的识别与表征可采用目检法、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扫描电镜法等。此外,根据土壤微塑料的生态效应提出污染治理措施与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相似文献   
4.
以泰乐菌素(TYL)为目标有机污染物,系统研究了两种微塑料聚乙烯(PE)和聚氯乙烯(PVC)对泰乐菌素的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结果表明:PVC对泰乐菌素的吸附大于PE;吸附在36h可完全达到平衡,吸附动力学可以用二级动力学较好的拟合;颗粒扩散模型表明表面吸附和颗粒扩散是PE和PVC对TYL吸附的主要机理;吸附等温线可以用Henry模型较好拟合,说明泰乐菌素在PE和PVC上的吸附存在明显的线性分配规律,吸附热力学表明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本研究可以为科学合理的评价微塑料在环境中的行为及其对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