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92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亮军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6):1259-1272
基于强可持续研究范式,以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运用两阶段网络Super-EBM模型进行绩效测算和评价,打开生态福利转化过程的“黑箱”,基于综合福利视角将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一步分解为生态经济效率和经济福利效率,实证研究部分选取2006-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水平进行纵向分析,与此同时,选取42个国家2014年的截面数据进行横向的国际对比研究。研究表明:(1)“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0.986)整体水平一般,均未实现DEA有效,但“十二五”期间已呈现出逐年改善的利好趋势。国际比较层面,瑞士(1.647)、印度尼西亚(1.365)、爱尔兰(1.039)依次排名前三位,中国(0.297)排名相对靠后,位列倒数第二。各国之间差异较大,总体上呈现出“OECD国家(0.677)最高、G20国家(0.611)次之、金砖国家(0.417)最低”的态势。(2)从分阶段效率来看,无论是纵向分析还是横向对比,均发现第一阶段的生态经济效率明显低于第二阶段的经济福利效率,生态经济效率偏低是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总体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3)与传统的单阶段、径向或非径向DEA模型相比,两阶段网络Super-EBM模型综合考虑了径向和松弛变量问题,测算出来的效率值更为精确,能够更为客观地反映现实。同时,对于其他领域涉及两阶段或多阶段生产系统的效率或绩效评估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最后,根据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环境污染过程中,由于对污染源的轻视最终造成极大的污染后果,分析污染生成过程对戒烟人群的心理会产生一定的警示作用,因此,针对环境污染过程的警示作用提出戒烟人群的心理警示作用模型.建模过程中对四项衡量指标进行计算分析,经过模型修订最终完成警示模型的构建.使用构建的模型对戒烟人群进行心理警示评估.通过试验分析可知,建立的警示模型在通常状态下能够对戒烟人群达到警示督促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石油管道储运员工的心理健康现状,建立管道储运员工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群体常模。方法:运用整群抽样方法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544名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公司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将SCL-90结果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本次调查心理健康状况好3947人,占71.2%;心理健康状况良好1299人,占23.4%;心理健康状况一般238人,占4.3%;心理健康状况异常60人,占1.1%;石化管道储运员工在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阳性项目数均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均分男性显著高于女性,恐怖因子均分女性显著高于男性;35岁及以上组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以及阳性项目数的因子均分均高于35岁以下组;大专组和高中及以下组各项因子均分均显著高于本科及以上组。结论:管道储运员工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一般人群。年龄相对较大以及学历相对较低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企业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安全信息认知对员工心理安全感的影响,把握信息时代背景下心理安全感的研究趋势。基于安全信息认知的背景与特征,构建心理安全感的安全信息认知流程模型。通过描述安全信息对心理安全感的影响机理,从需要、动机、意识、期望剖析心理安全感的安全信息认知动力,归纳心理安全感的安全信息认知偏好,并从风险管控、安全氛围、安全管理落地、安全防护措施设计、员工安全生产积极性方面论述心理安全感在企业的应用对策。研究表明,员工安全信息认知对其心理安全感具有重要影响,是引起心理安全感波动的关键因素,也为心理安全感在企业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为了从人的心理角度解释事故发生的原因,研究消除和预防事故的根本措施,以行为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去研究实践活动中涉及人的行为规律和特点,开展人的行为模式研究。在分析安全视角下人的主要心理因素及心理效应的基础上,分析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与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心理因素下不安全行为形成模式,继而用心理学效应诠释了事故致因,提出了事故发生的内在心理机制。从人内在心理角度去理解和研究事故预防是安全科学研究的必然趋势,心理探究能为事故致因分析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心理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Background. The effect of physical exercise in the workplace (PEW) on health promotion of workers is contradictory.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PEW in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MSDs), perception of stres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workers. Methods. The participa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n?=?46) including non-participant workers of the PEW program, and PEW group (n?=?50) including workers who regularly participate in the exercise program. All workers answered the Nordic general questionnaire, the perceived stress scale and the 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PEW group reported a lower prevalence of MSDs for the trunk in the last 7 days and 12 months (p?=?0.021 and p?=?0.001, respectively), and for the upper limbs in the last 12 months (p?=?0.001)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for the perception of stress and quality of life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Conclusion. PEW is a potential method to reduce MSDs in workers, but it was not efficient in reducing stress levels 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workers.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在巨大工作压力下,矿工的心理因素与工作压力反应和不安全行为的关系,以问卷的形式调查陕西省2家具代表性煤矿的工人,分别以矿工的心理因素、工作压力反应和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作为外生变量、中介变量和内生变量,构建心理因素、压力反应和不安全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调研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本研究中的4项心理因素,性格因素、心理素质、注意力和工作态度显著影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性格因素、心理素质和注意力对压力反应有显著影响;工作态度与煤矿工人的压力反应的关系不显著;性格因素、心理素质、注意力和工作态度通过影响矿工的压力反应,间接影响矿工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8.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personal well-being using a sample of 562 urban employees from three cities in Liaoning provinc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In contrast to previous studies,this study controlled positive affectivity (PA),negative affectivity (NA),job satisfaction and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In addition,the research variables of personal well-being index (PWI),positive affectivity,negative affectivity,job satisfaction,Big Five,and environmental satisfaction are measured with multi-item scales.The research finds that environmental satisfaction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personal well-being,suggesting that improvement of the natural surroundings in the cities can improve people’s well-being.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扶贫成效的显现,老区、山区、民族地区和移民库区等集中连片的特殊贫困区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精准扶贫的主战场。由于面临生产资料匮乏、生态环境恶化和地质灾害频发等恶劣环境,库区移民贫困问题已成为新时期扶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因此,开展库区移民贫困致因的精准识别与减贫路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对库区移民贫困现状的扎根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了分析农户生计的新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三峡库区26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县(区)796户移民作为样本,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熵权法对库区移民主要致贫因子进行挖掘;接着,采用PLS-SEM模型分析影响库区移民生计状况的关键因子和关键路径。研究表明:(1)三峡库区移民贫困现象仍很严重,患病、劳动能力弱和失地是移民致贫的三大主因。三峡库区仍有175.94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三大致贫原因依次是:因病致贫26.49%、因劳动能力弱致贫22.10%和失地致贫21.65%。(2)心理资本可有效促进移民其他资本效能的发挥,对生计状况存在着显著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3)在影响生计状况的四类资本中,人力资本对库区移民生计状况影响最大。基于以上发现,本文提出了实现库区移民精准脱贫的政策建议:(1)国家应高度重视三峡库区移民贫困问题,大力开展精准扶贫;(2)增加心理干预措施以提高移民心理资本存量,帮助移民摆脱心理贫困;(3)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库区移民人力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总体很差,在口语交流上也出现各种障碍,其原因除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较差以外,态度问题、动机偏差、缺乏自信、不耐挫折、缺乏热情、过于紧张、性格内向等心理因素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大学生英语口语交流存在的障碍,可以通过激发兴趣、心理暗示、教师鼓励、减少心理压力、结交外国朋友等有效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提高学生口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