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74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1.
三维虚拟地理环境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量测三维虚拟地理环境是数字地球应用的基础平台。本文研究了三维虚拟地理环境构建空间几何建模与纹理建模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建库的可量测三维虚拟地理环境构建的生产工艺模型和三维虚拟模型数据获取的方法。介绍了三维虚拟地理环境在城市规划、房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适宜国内现状的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工业园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文中根据当前国内工业布局、土地资源现状,并结合各种类型生态工业园特征,指出对现有企业和工业园区的改造,以及构建虚拟型生态工业园,是适宜当前国内现状的生态工业园建设类型.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民航安全方面的应用前景和重要意义 ,并应用于飞行事故分析。通过建立事故模型 ,笔者对飞行中相对应的人—机关系进行描述。这些关系对事故原因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框架下实现了三维模型动画显示 ,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实现真实感图形动态显示和音效合成 ,虚拟环境和立体显示 ,展现亲历事故的真实效果  相似文献   
4.
虚拟技术正从多方面改变着传统的建筑与环境设计方法。本文主要讨论在建筑与环 境设计领域引入虚拟技术的方法以及当前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5.
The objectives of conservation science and dissemination of its research create a paradox: Conservation is about preserving the environment, yet scientists spread this message at conferences with heavy carbon footprints.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science depend on global knowledge exchange—getting the best science to the places it is most needed. However, conference attendance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typically outweighs that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that are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hotspots. If any branch of science should be trying to maximize participation while minimizing carbon emissions, it is conservation. Virtual conferencing is common in other disciplines, such as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but it is surprisingly underused in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Adopting virtual conferencing entails a number of challenges, including logistics and unified acceptance, which we argue can be overcome through planning and technology. We examined 4 conference models: a pure‐virtual model and 3 hybrid hub‐and‐node models, where hubs stream content to local nodes. These models collectively aim to mitigate the logistical and administrative challenges of global knowledge transfer. Embracing virtual conferencing addresses 2 essential prerequisites of modern conferences: lowering carbon emissions and increasing accessibility for remote, time‐ and resource‐poor researchers, particularly thos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6.
利用虚拟现实、虚拟环境技术,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在现实空间之外创造另一个尽可能真实的、互动的模拟世界,使应用者可以直观、随意地观察和管理仪器设备,实现检测仪器全生命周期的运行轨迹记录和过程跟踪,凭其强大的可视性、溯源性和易操作性,较明显地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补给谁”和“补多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生态补偿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传统的通过计量保护区正外部性以确定生态补偿数量的方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违背经济学原理,二是与管理体制不符且法理不足。据此,并考虑到中国相当数量的保护区“没有保护好”的主要因素是保护区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干扰,论文认为应通过控制保护区社区的负外部性来达成对保护区的生态补偿。通过生产函数理论分析,发现通常情况下保护区社区的经济产出与土地面积单调正相关,因此在没有生态补偿的情况下,保护区的划建会使周边社区居民经济收入减少,解决周边社区对保护区干扰的根本途径是利用生态补偿资金发展替代产业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产出。以此认识为基础,文章提出了“虚拟地”概念并发展了定量方法来确定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最低标准,采用武夷山保护区的数据进行了这一方法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2004年的水足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把水足迹分析方法作为一个实用的工具,用来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结构或消费方式是如何影响水资源的利用,是当前国际水资源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而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通过客观评价水足迹来减少国内水资源压力、如何通过虚拟水贸易来获得最大的利益则是水足迹分析方法的两个发展方向。首先介绍了水足迹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接着计算了重庆市2004年的水足迹。结果表明,重庆市2004年的水足迹为37017×108 m3,人均水足迹为1 177 m3/a,水自给率为9869%,过高的水足迹和自给率给重庆市的水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分析了产生这么高水足迹的原因,并探讨了水足迹对重庆市水资源管理的启示和战略意义。最后对该方法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双级虚拟撞击采样器应用于固定污染源PM10和PM2.5排放测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境保护部指导各地开展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其中包括固定源PM_(10)和PM_(2.5)的排放清单.但目前国内尚无固定源PM_(10)和PM_(2.5)标准采样方法.本研究提出了适合我国固定源PM_(10)和PM_(2.5)测量的双级虚拟撞击采样方法,开发了相应的分级采样系统,并用该方法对各类固定源进行了现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测试的煤粉炉电厂的烟囱入口PM_(2.5)质量浓度为(0.93±0.03)mg·m~(-3),PM_(10)质量浓度为(1.13±0.11)mg·m~(-3).所测试的垃圾焚烧电厂的烟囱排放口PM_(2.5)质量浓度为(3.3±0.65)mg·m~(-3),PM_(10)质量浓度为(6.9±0.86)mg·m~(-3).所测试的大型循环流化床发电厂的烟囱排放口PM_(2.5)质量浓度为(0.59±0.04)mg·m~(-3),PM_(10)质量浓度为(1.12±0.16)mg·m~(-3).所测试的钢铁转炉的烟囱排放口PM_(2.5)质量浓度为(0.15±0.04)mg·m~(-3),PM_(10)质量浓度为(0.43±0.15)mg·m~(-3).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可编辑VR疏散动力学实验平台,并招募100名大学生开展地铁车厢内的虚拟实验,探究突发事件下的跟随效应。每次实验有一名实验人员和20名虚拟乘客(NPC)参与,共设置5个场景探究不同比例的运动NPC对参与者预动作行为和运动行为的影响。通过分析问卷、预动作时间、出门选择、运动距离等数据,发现在实验中存在跟随等待人群和跟随运动人群两种跟随效应,而人群的运动是更为强烈的信息,当等待和运动NPC占比从0%提升至50%,等待和运动参与者占比分别提高10%和60%。因此,在突发事件场景中,应及时对局部人群施加有效的同向引导,以提升整体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