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策划人语:信息为何公开?一、熵是系统的混乱程度,热力学中用以说明热学过程不可逆性的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量。当熵增加时,宇宙以及宇宙中所有封闭的体系都自然而然地趋向退化。因此,突破封闭与孤立的状态,就必然走向"反熵"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资源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人们对所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逆性重视不够,从而使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甚至遭到破坏。本文分析了资源利用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逆性,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做了探索性研究,为同行们更深入的研究这种不确定性问题起到一个引领的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3.
H-酸萘环上含有的两个磺酸基团,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一个或者两个.pH 2.5条件下,主要有一个磺酸基团解离,此时,H-酸通过一个磺酸基团吸附在TiO2表面,占位小,饱和吸附量大,但吸附键较弱,吸附较可逆.pH 5.0条件下,主要有两个磺酸基团解离,此时,H-酸通过两个磺酸基团吸附在TiO2表面,占位大,饱和吸附量小,但吸附键较强,吸附不可逆性较强.这种吸附模式的差异是导致H-酸在不同pH条件下饱和吸附量和吸附不可逆性差异的根本原因,也是导致不同pH条件下H-酸具有不同光催化降解途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李晋  陈灏  潘纲  高美媛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0):1606-1610
研究了在Zn(Ⅱ)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初始溶质浓度和吸附动力学过程对吸附等温线及吸附不可逆性的影响.将总量一定的吸附质Zn(Ⅱ),分批次(1次,3次,15次)加入到2种不同的吸附剂体系(δ-MnO2和γ-MnOOH)中,得到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对于Zn(Ⅱ)-δ-MnO2吸附可逆体系,吸附-解吸等温线及可逆性随着Zn(Ⅱ)加入批次的增加未见明显变化;而对于Zn(Ⅱ)-γ-MnOOH吸附不可逆体系,吸附等温线随着Zn(Ⅱ)加入批次的增加显著升高,吸附量变大,吸附不可逆性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在两种矿物上的微观吸附状态不同所导致的,而这种差异是受吸附动力学过程影响的,这是传统吸附热力学所不能解释的,但是符合亚稳平衡态吸附(MEA)理论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业化条件下环境治理模式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工业化条件下的不同环境治理模式。首先,从分析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与治理的新特征入手;然后,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衡量工业化程度,以包含工业化这一解释变量的EKC模型为基础,利用中国2000-2004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工业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其次,讨论了工业化条件下开放度、引资能力、技术水平、环境后端治理以及各因素组合对EKC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不同因素组合作用下工业化对环境污染影响程度的变化;最后,总结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四种环境治理模式,考虑到环境资本的不可逆性,认为长期来看引进吸收+前端治理模式对环境保护最有利,既能发挥中国的后发优势,又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现实的基础上,考虑矿区污染治理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对污染治理最优投入的政策决策机制进行研究.根据污染治理投入成本的不可逆性及不确定性建立污染治理最优投入决策机制模型,求出了污染治理投入的临界点.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真实、客观、全面地评价矿区污染治理投入决策机制,并可动态指导治理政策实施的最优时机.同时,分析了模型中各参数对污染治理决策的影响,结合案例验证了此模型在污染治理决策问题上的分析结果.结果发现,考虑了不确定性的模型有效避免了传统决策模型的局限性,可以帮助政府和煤矿企业做出科学有效的污染治理投入决策和制度设计,能更有效地推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实施.本研究对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矿山环境问题突出。重点分析了矿山开采环境问题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包括矿业对地域区位的依赖性、破坏的大量不确定性以及不可逆性。根据特殊性,讨论了环境经济学的适用性。不确定问题转化为确定性问题或者风险问题依赖于技术层面学科(如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和矿山环境地质学等)的支撑。最后指出随着这些技术学科的发展,矿山环境问题就会更精确地纳入成本——效益分析框架,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晋  潘纲  陈灏  李薇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0):1600-1605
用延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EXAFS)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重金属Zn(Ⅱ)在水锰矿(γ-MnOOH)上吸附产物的微观构型,从微观角度研究了宏观的吸附热力学行为.宏观热力学实验结果表明,Zn(Ⅱ)-水锰矿体系的吸附反应是吸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量显著升高,不可逆性明显减小.EXAFS结果表明,Zn(Ⅱ)主要是通过共用水合Zn(Ⅱ)离子的O原子及水锰矿表面上的O原子形成Zn-O键,从而结合到水锰矿固体表面上,其平均Zn-O原子间距为(2.01±0.01)×10-10m.同时,对第二配位层(Zn-Mn相互作用)的EXAFS图谱分析证明,存在2个典型的Zn-Mn原子间距,即R1=(3.06±0.02)×10-10m(边-边结合的强吸附)和R2=(3.52±0.02)×10-10m(角-角结合的弱吸附).当温度升高时,强吸附位基本不变而弱吸附位增加,两者比值(N1/N2)由0.428降至0.158.该比值的变化从微观角度解释了宏观吸附-解吸等温线中吸附量增加、不可逆性减小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9.
中国南方河流和湖泊沉积物对菲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采用循环吸附/解吸实验法,研究了西湖,滇池,太湖,甬江和钱塘江表层沉积物对菲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5水域沉积物对菲的吸附行为与沉积物有机碳含量有关,西湖和滇池沉积物对菲的吸附表现出明显不可逆性.研究发现当将总吸附量分解成可逆和不可逆吸附2个部分后,其可逆吸附部分可以很好地用脂/水分配机理进行预测.本工作认为河流和湖泊表层沉积物中的有机碳是控制菲环境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其生态风险同时取决于沉积物的不可逆吸附特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