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5篇
环保管理   74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环境教育》2005,(12):61-61
广州市荔湾区龙溪小学为区一级学校,地处广州的西南端,位于广州与佛山交界。多年来,学校以“尚德、励志、博学、笃行”为校训,始终坚持“环境育人、知识育人、品格育人”的办学理念,把环境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以环境教育为突破口,带动学校其他工作的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为让环境教育更深入开展,学校提出“环境教育要蕴育人文精神”的理念。环境教育不仅仅是室场的建设,校园的美化,更重要的是环境教育要充分体现人文主义的思想,关心“人的完善”,“人的发展”。通过以学生自主体验教育活动为重点的校园…  相似文献   
2.
黄华章 《环境》2007,(2):90-91
我校是以中国民主革命先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廖仲恺先生名字命名的一所完全中学。多年来,我校以仲恺先生的“人生最重是精神,精神日新德日新”作为校训,坚持“师名人风范,育一代英才”的办学理念,在建设校园文化工作中把创建绿色学校、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和谐校园、节约型校园、书香校园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创建省绿色学校作为建设校园文化的核心,打造绿色的校园文化,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环境教育》2006,(2):68-68
珠海市斗门区和风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创建于公元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至今已有240多年的历史。学校地处黄杨山麓,人杰地灵,校友遍布世界各地。和风中学的创立,和历史上的“崖门失玺”典故有着深刻的渊源。200多年以来,和风中学先后有近10位皇室后裔担任过学校校长,教  相似文献   
4.
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多样性人才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建立安全工程专业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提出了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基本框架.在社会安全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学生的个体需求调查和教学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多样性人才培养的途径.针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通过专业课程内容调整、开放式办学、教学资源开发和引导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等措施,可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多样性本科人才.  相似文献   
5.
林元极 《环境教育》2004,(11):46-46
2001~2004年间仙游县度尾中心小学先后被授予县、市、省“绿色学校”、市“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市“交通安全文明学校”、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等荣誉;多家媒体对我校“创绿”活动进行报道,提高了学校知名度,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岳云中学坐落于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之麓,前临南岳古镇,背倚紫云雄峰,为宋明时期文定、白沙、紫云三大书院故址。校园三面环山,苍松翠柏掩映,绿草如茵,风景秀丽,人文传统和自然灵秀融为一体。步入校园,如同置身于一座绿色大花园中。  相似文献   
7.
西宁市虎台中学柴达木路分校(原西宁市第二十四中学),创建于1983年,占地面积40亩。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教职工99人,学生总数为1120人。学校主要肩负着柴达木路沿线的马坊乡、大堡子镇及邻近企业单位子弟的基础教育重任。该校是西川地区师资力量较强、办学规模较大的一所完全中学,“青海省绿色学校”。  相似文献   
8.
丁文宝 《环境教育》2004,(11):60-60
一.创建绿色学校活动 1、进行环境保护宣传。 校团委每年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一弯腰,一伸手.永葆校园整洁”活动。学生会每年都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少寄一张贺卡.救助一颗大树”环境教育活动。教导处、团委在全校学生中征集环保设计方案;每年的寒暑假.组织全体学生设计制作环保手抄报.绘画比赛。组织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和青岛电视台合办“走进我家”栏目.拍摄具有我校特色环保宣传教育短片《海边的孩子》.受到各界好评。  相似文献   
9.
10.
苏州市第三中学地震监测站始建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至今29年如一日,监测设备从土变洋,房屋面积从小变大,工作人员从业余到专职,功能从单一的监测发展到多内容结合的防震减灾知识普及教育,三代老师一棒接一棒,使地震监测和防灾减灾宣传工作不断与时俱进。目前,学校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已成为全国中学系统唯一规模较大、设备先进、成绩突出的,集地震监测、学生科技活动和面向社会宣传防震减灾知识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科普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