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8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正"家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不少人看来,这个答案有着两个迥然不同的版本。山清水秀、绿色盎然,蛙声稻米长,溪涧捉鱼忙,秋高空气爽,雪压梅花香,这是人们心目中的田园,深埋在心中的乡愁,也是人们的希冀。然而,现实是,乡愁变了味,"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有些村庄不再是"世外桃源",环境污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6,(6):103-107
顾颉刚抗战期间所写《西北考察日记》,以历史地理学家的知识与视角,对"秦陇"风景乃至大西北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与描写。作者在大西北发现"江南"风景,以慰藉背井离乡的乡愁;对鸟鼠山、黄河源、秦长城、拉卜楞寺等景观的描写,则表现了作者在日本侵略的背景下欲借此唤醒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文化认同感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3.
“记住乡愁”是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基于居民和游客视角,以苏南传统村落为案例地,开发传统村落旅游地乡愁量表,探讨乡愁的资源价值。结果表明:传统村落旅游地乡愁是一个综合概念,是特定人地关系的体现,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乡愁主体、乡愁触点、乡愁载体、乡愁情感、乡愁愿景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仅是离乡的愁绪,思乡的记忆,也体现了一定的文化概念,是情感、记忆和文化的集合体;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讨并验证了传统村落旅游地乡愁的“文化—情感—记忆”三维度量表;主客乡愁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居民乡愁强度高于游客,居民情感维度均值最高,文化维度均值最低,游客文化维度均值最高,情感维度最低;乡愁有一定的资源价值,主要体现在情感联结价值、文化认同和传承价值、保护和开发价值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亲近味道     
曾少令 《绿色视野》2014,(11):64-64
张爱玲在《流言》中说她喜欢汽油味,还喜欢肥皂的味道。世间诸般味道,而每个人的喜好不同,自然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谈起味道,我首先想起的是故乡,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油然而生,乡间升起了袅袅炊烟,烟雾萦绕,一阵风轻柔地拂过,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烟味儿,扑鼻而来,一阵熟稔的晕眩,一阵熟悉的烟香。  相似文献   
5.
2013年11月23日深夜,青岛的天空开始飘起冰凉的雨滴。这冬日冷冷的雨,有着比秋雨更萧索的况味,仿佛痛苦的眼泪,洗刷着青岛上空的浓烟。冬日的冷雨敲窗,想起22日黄岛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燃事故,鲜活的生命被炸得血肉模糊,化为尘,化为土,化为烟,悲痛叹息。  相似文献   
6.
故乡是每个人魂牵梦萦的地方,那里有孩提时代欢乐的时光,也有成长中的酸甜苦辣。在2014年马年春节来临前,记者采访了两位从农村走出去的作家。他们俩一直在用文字传递着浓浓的乡音,表达着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在他们俩的眼里,故乡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的一篇《倾城之恋》,道尽香港的滚滚红尘。 而沈继光的一本《乡愁北京》,却复原了一座城池30年代的变迁,说不出的五味杂陈。这是北京,我们首都的乡愁。  相似文献   
8.
月牙 《安全与健康》2011,(16):24-26
初登台北"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曾经,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撩动了无数游子的思乡之情,就在这头与那头之间,小小的海峡阻隔着无数亲人思念的步伐,成为横亘人们心中的鸿沟。台湾之于我们,很近又很远。而今,随着两岸合作的频繁,到台湾,便只是两个小时的功夫了。  相似文献   
9.
欧洲"乡愁小说"在1930年代前后的译介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跨文化实践活动。在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途中,被革命现代性压抑的乡土情怀大都呈现为带有强烈启蒙意味的国族言说。而1930年代前后欧洲"乡愁小说"的译介恰恰以对城乡的双向关注,"不合时宜"地回归到"乡愁"本质化的情感内核,即正视人的现代化生成。这主要体现为译者在原乡意识的悖反体验和城乡差异状态下的现代性焦虑两个情感维度。它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学乡土意念的发生提供了别一视角,也丰富和彰显了中国文学之于现代性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张孝德 《绿叶》2014,(12):4-11
城镇化,是中国百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与载体。如何进一步协调城乡统筹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消弭城乡差别,是中国今天正在继续的现代化进程所无法绕过的、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城镇化一头牵着城市,一头牵着乡村,一面承载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一面担负着修复生态与保护环境的重任。农民的出路问题、农业的生态问题、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都需要在推进城镇化这一实践过程中去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