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8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11篇
安全科学   1532篇
废物处理   77篇
环保管理   701篇
综合类   2996篇
基础理论   175篇
污染及防治   143篇
评价与监测   236篇
社会与环境   84篇
灾害及防治   8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541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涝灾害条件下疏散交通生成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助于有关部门更准确预测洪涝灾害受灾民众的疏散量,结合非集计数据和集计数据的优点,提出分区集计数据的概念,设计了受灾区域分区方法,并通过意向偏好(SP)调查法对我国居民在洪涝条件下疏散交通需求数据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引入BP神经网络建立基于分区集计数据的疏散交通生成预测模型。利用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所设计方法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鲁棒性较好,平均相对预测误差仅为1.8%,其预测效果明显优于现有的非集计和整集计模型。  相似文献   
2.
全(多)氟烷基化合物(per(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在环境各个介质及人体样品中广泛被检出,近年,在室内空气和灰尘中也普遍发现PFASs.研究表明,室内空气中PFASs的含量普遍高于室外空气,室内空气和灰尘中的PFASs可能是室外空气的污染来源及人体暴露源,因此室内环境中PFASs成为环境领域的又一个研究热点.但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开展室内空气中PFASs的相关研究,室内灰尘中PFASs的研究也相对较少.本文就室内空气和灰尘中PFASs的采样与分析方法、污染现状、来源分析及人体暴露等4个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以期为我国室内环境中PFASs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躲避电子警察出花样车牌竟涂牌照反光漆 石狮市区曾出来为躲避“电子警察”,车牌上贴“牛皮癣”的怪事,在交警部门的查处下有了很大的好转。但近日,有人同样为了躲避“电子警察”的处罚,竟想出了在车牌上涂反光漆的花招。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噪声传播衰减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北方采暖系统的几种重要形式,其中主要说明了集中供暖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建议。以供该领域内的朋友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丁仕芬 《环保科技》2003,9(1):15-18
研究了遵义市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 (特别是交通噪声 )的变化趋势 ,并对其等效声级 LAeq的特征进行分析 ,提出了降低区域环境噪声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的交通流量在相应的增长,由此而引发的交通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并且构成了社会一大公害。因此.在发展城市交通的同时.如何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现仅就哈尔滨市的交通污染问题做初步的探讨。一、主要交通污染问题及其危害1、交通噪声。根据哈尔滨市城市污染源的分类调查,道路交通噪声约占城市噪声源的22%,仅议于生活噪声而位居第二.但其噪声值却远高于其它声源值而列居首位。据哈尔滨市环境监测部l]的统计分析.1994年哈尔滨市道路交通噪声年平均值为70.8分N.超过国…  相似文献   
8.
9.
10.
李平和  张普及  张鑫  巨博 《环境保护》2020,48(16):61-64
本文以县(市、区)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历程和各阶段的特征,以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垂直改革为背景,阐述推动县(市、区)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改革的现实意义,剖析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完善组织管理制度、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监测技术水平、提高人才队伍专业素质、强化对生态环境监测的监督、加强不同层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帮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