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类文化的不同领域和类型,对自然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形成了不同的自然观。佛教实相论对自然问题的回答,是比较特别的,也为很多人所忽视或误解。通过对比分析佛教实相论对自然的来源、自然的构成、自然的规律、人类与自然关系等的看法,能深入系统地揭示佛教的"自然"思想。由此亦可更细致地理解中国文化思想和中国哲学史中的境界论和本体论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浴火重生     
余昊 《安防科技》2013,(9):45-45
拼音yu huo chong sheng释义经过火的燃烧后得到新生,比喻不屈不挠地经历绝境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能力和品性的升华。火是自然环境中时常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学会生火并对火加以利用,使人类社会从原始状态逐步发展到了当今的科学和文明时代。最早的刀耕火种,让人类拥有了一种实现基本温饱的可靠手段。直到现在,一些偏远地区的人们还在使用这种方式进行生产。火还是人们实施进攻和防御的手段,以至于发展出专门的火攻战术。尤其在冷兵器时代,战争与火可谓形影不离。历史上,为了庆祝胜利或者阻挡敌人,许多建筑甚至城池被焚毁。因此,人们把某地发生的战争或战事称为战火。火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以夺命毁物。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都认为火是一种神秘的力量,虽然生产生活离不开它,却也可以摧毁一切。一旦失火成灾,往往只剩废墟焦土,一切只有重新来过。所以,人们用"火海"来形容极度艰险之境,也用"投  相似文献   
3.
沉洲 《安全与健康》2011,(22):39-42
三百多年前,繁盛得如日中天之时,它突然踅入幽邃时空,脱离人们的视界,渐行渐远,最终蛰伏于历史某个晦暗不明之处。它不像圆明园那样毁于兵燹,也不像罗马庞培城那样覆没于火山岩浆之下,戛然定格,万物就凝固住了。其扑朔迷离的行迹,倒有点中美洲玛雅文明的作派。它有足够多时间从容不迫地退出历史舞台,淡定行踪于悠悠时光里逐一被抚平复原,仅仅遗弃了一座王宫山遗  相似文献   
4.
远方 《河北环境保护》2007,(8):F0003-F0003
驼梁,位于石家庄平山县西北端冀晋两省交界处,距石家庄市138公里,主峰海拔2281米,与佛教圣地五台山遥遥相望,因其山顶恰似驼峰而得名。[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都讲究寻找宁谧清幽之处作为自己的栖身之所,所以草木葱葱的山林也总是古代书院的最好落脚点。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书院,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依傍佳胜名山,与青山绿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6.
安徽铜都阀门有限公司坐落在我国青铜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中国古铜都”之誉的安徽省铜陵市,毗邻风景秀丽的黄山、佛教圣地九华山。合铜黄高速、沿江高速和铜九铁路共同筑起铜都阀门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7.
杭东 《环境教育》2011,(4):82-83
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书院,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依傍佳胜名山,与青山绿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自古便有读书山林的风尚,书院是这种风尚的延续、发展和升华. 早在东汉王莽之时,四方学士便多怀携图书,遁逃林薮.桓荣"抱其经书,与弟子逃匿山谷"(<后汉书·桓荣传>),朱穆"与同郡赵康叔盛者,隐于武当山,清静不仕,以经传...  相似文献   
8.
<正>和尚不准吃肉,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但实际上,和尚并非从一开始就不吃肉。和尚究竟从何时开始不吃肉的?历史上有着详细的纪录。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就已有素食之风。素食之风,古已有之,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十分盛行。古时吃素,倒不是由于当时经济落后,没有肉吃,只好以瓜菜果腹。而是那时,已经出现了"养、助、  相似文献   
9.
心悬来世     
公元二世纪以来,裹在湿润的西南季风里佛教一次次潜入西藏这片离天最近的高原,在千百年来本土化传播进程中,取原始的本教而代之并扎根后,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灵魂转世,这些佛教教义最感性的结果便渐渐盘根错节在青藏高原子民的身体  相似文献   
10.
榕的兄弟圣树菩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楫 《环境》2004,(10):56
人们大都是从我国佛教南宗始祖惠能和尚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一著名的唯心主义代表作知道菩提树这种植物的。然而,要真正认识这种大名鼎鼎的树木,还是要依靠从客观实践总结出来的植物分类学知识,“心想事成”的唯心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