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兰坪铅锌矿区不同污染梯度下优势植物的重金属累积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兰坪铅锌矿区污染程度不同的3个样地(云南松林、魁蒿群落和马桑灌丛)进行植被调查,选择其中9种共有的自然生长的优势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及植物体的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3个样地土壤Cu、Cd、Pb和Zn等4种重金属含量均表现为马桑灌丛>魁蒿群落>云南松林;植物体内重金属积累呈现出随着土壤污染程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所选择的9种植物均不符合超富集植物的标准,依据不同的耐性机制将9种植物分为3类,野棉花能较强吸收土壤中重金属,并转移到地上部分,属于富集型植物;西南金丝梅、倒提壶、长籽柳叶菜、魁蒿、翻白叶和四脉金茅吸收的重金属主要积累在根部,属于根部囤积型植物;尼泊尔蓼和中华山蓼体内重金属含量较低,属于规避型植物。讨论了利用这些植物进行矿山治理。  相似文献   
2.
2000年9月兰坪县城发生特大型山体滑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采取挡墙、抗滑桩等措施后,北部边坡局部基本稳定,南部依见明显新变形,2010~2013年尤甚。基于滑坡现状特征及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分析,提出了以隐伏断裂(F2)为界将滑坡区重新分块,能够合理反映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并为类似滑坡地质勘察加强针对隐伏断裂的影响分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分析滑坡体地质及变形破坏特征,认为滑坡的成因主要受控于滑坡区发育的不利岩性条件及地质结构面,水~岩作用是导致岩体崩解破坏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云岭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3426hm2,划为核心区和缓冲区两部分,主要保护对象为以滇金丝猴为代表的动物栖息地和以云南红豆杉为代表的珍稀植物集中分布地。目前主要存在周边群众的保护意识问题、组织机构建设问题、经费问题。应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在经费方面给予保障、有计划地开展多种经营、适当开发旅游、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在道路建设方面注意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兰坪铅锌矿开采的历史,分析了沈江流域污染产生的原因。2003年后,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成立,矿区资源整合成功。详细介绍了金鼎锌业实施的一系列环保治理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兰坪铅锌尾矿区土壤与自然发生的5种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兰坪铅锌尾矿区的土壤和自然发生植物的调查分析发现:该尾矿区土壤污染以Cd最为严重,是云南土壤背景值的350倍,其次是以Pb、Zn为主.尾矿区重金属含量随堆积时间而减少,尾矿边缘重金属含量明显低于中心.尾矿区自然发生多种植物类群,绝大多数植物类群零星发生,仅有5种植物为优势类群.5种优势植物对铅锌富集和耐性研究表明,这...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兰坪矿山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类型和保护与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兰坪铅锌尾矿区自然发生的植物进行调查,共发现18种植物,分属于10科。对野豇豆(Vigna vexiauata(Linn.)Bench.)、长波叶山蚂蝗(Desmodium sequax Wall.)、三叶草(Trifolium pratense Linn.)、白刺花(Sophora davii(franch.)Skeels)、密花序黄芪(Astragalus forrestii Simpson.)、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Formosa(Vog.)Koehne.)6种8株豆科植物根瘤进行根瘤菌的分离纯化,共得到419株细菌,经镜检初步确定有94株为根瘤菌。对其中31株根瘤菌的淀粉水解、糖发酵等12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以平均连锁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兰坪铅锌尾矿区31株根瘤菌在50%的相似水平上可分为6个类群,其表型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同一种植物中可能存在不同代谢类型的根瘤菌,同一种代谢类型的根瘤菌也可与不同植物共生。抗逆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4G.7、5.4.3、7.4.3)对温度、(4A.12、4G.7、4G.10、5.4.3)对pH、(3.7.9、5.4.3)对盐、(3.7.19、4A.12、6.1.2、6.1.13)对抗生素有较强耐受性或抗性,大多数菌株能在较宽的温度、盐度和pH范围内生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