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5篇
基础理论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北京平原土壤中若干元素背景含量的区域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计算机绘制的北京平原地区土壤元素等含量线图和趋势面图,揭示了土壤元素的区域分异规律,并对其引起区域分异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是地表水与地下水混合交换的重要区域,该混合特性也是识别其范围的难点。为确定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的识别方法与变化特征,选取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明显的武汉市汉江-府河河间地块冲湖积平原为研究区,构建了研究区内的地下水数值模型,得到了研究区内地下水流场轨迹,分析了研究区区域和局部的水流系统,总结了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模式,并结合MODPATH模块追踪地下水流运动轨迹,识别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地下水完全混合交互带的范围在汉江顺流方向由40 m不断拓宽至180 m,沿长江流向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范围整体缩小但保持在70~100 m范围内;粒子运动轨迹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范围与交互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地形、地表水形态、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该研究结果可为确认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范围及其动态变化特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海河冲积平原区为例,通过典型样点调查建立样点标准粮和相应的农用地自然质量等级指数的函数方程,求算理论生产能力;结合近3a(2003-2005年)的粮食实际产量,分析农用地的粮食增产潜力、农用地利用强度及其整理优势.结果表明:全区耕地粮食理论总生产能力为3.03×107t,远高于近3a1.49×107t的粮食平均实际产量,目前该区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障程度较高.通过整理优势分析,划定了区域的不同整理优势级别,整理优势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冀中南冲积平原区,受灌溉条件、农田基础设施、管理水平的限制,粮食生产能力的开发程度低,粮食生产有较大的增产空间.  相似文献   
4.
《环境》2005,(12):70-71
大石镇位于珠江三角北河地带,以冲积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南部丘陵带呈东西走向.生态环境良好,是番禺区“三纵一横”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冲积平原区枯水季节水资源的不足,需要在对研究区开展综合水文地质勘查的基础上,针对地下截潜自流引水工程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系列问题的论证。本文以广阔渠截潜自流引水工程为例,在查明和分析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枯水期地下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即分别采用不同方法对研究区枯水期地下水资源的储存量、补给量和可供自流开发利用的地下水径流量进行了计算,并对截潜自流引水工程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预测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枯水期地下水储存资源较丰富,但补给量和可供自流开发利用的地下水径流量较小,分别为0.527m3/s和0.449m3/s,远不能满足规划用水1.0~1.5m3/s的要求,说明在本区采用截潜自流引水方案是不适宜的,并建议采用直接导引储存汝河汛期水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川西民居有其朴实飘逸的风格;邛笼这十几个平方米的台面在不平的山地中创造了平整的空间;岭南建筑以其简练、朴素、通透、雅淡的风貌展现在南国大地上。朴实飘逸之川西民居川西指川西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又称成都平原或盆西平原,当地称之为川西坝子。广义的川西平原介于龙泉山和龙门山、峡山之间,北起江油,南到乐山五通桥,包括北部的绵阳、江油、安县间的涪江冲积平原,中部的眠江、沱江冲积平原,南部的  相似文献   
7.
在九江—黄梅长江冲积平原第四纪研究中运用浅层地震技术,于江西九江港口镇—湖北黄梅县新开镇段实测一条物探剖面,经过对横波反射、瑞雷面波、横波折射、电测深等物探资料的分析,结合区域地质、钻探记录进行综合研究,确定了5个地震波组,发现一组第四系断层,划分了四个主要地震地质层(Ⅱ—Ⅳ),为长江两岸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提供新材料。  相似文献   
8.
以广州市番禺区万顷沙十五涌的土壤为例,探讨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种植热带果树的土壤条件。该地土壤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是由工人围海造田而成的,有关部门计划在此大面积种植木瓜、杨桃、番石榴等热带果树。通过在种植果树前进行土壤本底调查,摸清土壤养分含量状况,找出土壤存在问题,并结合果树生长的需要,提出土壤利用改良意见。降低地下水位,合理施肥,建立合理的间套作制度,是提高和稳定土壤肥力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