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特种车辆作为一种新兴产品。近几年来刚刚生产,从目前整个行业来看,该产品发展势头迅速,出口量不断增加,许多企业争相开发该项产品。特种车辆也被广泛使用在沙滩、港口码头、草原等一些领域。当然,在中国,该产品尚未被允许上路,但对生产企业而言,存在着一批试车群体,既有道路试车,也有场地试车,还有车间下线检验试车。目前,国内对该车辆的驾驶还没有明确规定,在特种车辆驾驶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相关的规范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吉林劳动保护》2013,(6):48-48
<正>吉林省长春皓月清真肉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8年,园区规划占地面积6.8平方公里,现有员工5500人,总资产90亿。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集团成为国内唯一一家集"国际知名品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清真第一品牌"及"中国名牌农产品"于一身,以肉牛系列精深加工  相似文献   
3.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采用投入产出法。估算了1997-200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对进出口商品都采用中国的碳耗水平所作的保守估计发现:1997-2006年,通过产品的形式,我国为国外排放了大量的碳,1997-2004年。隐含碳净出口占当年碳排放总量的比倒在0.5%-2.7%之间,2004年之后迅速增加。2006年该数字达10%左右。按照日本的碳耗效率对进口产品进行调整后的乐观估计发现。中国为j国该外转移排放的碳数量更为惊人。1997-2002年隐含碳净出口量占当年碳排放总量的12%~14%。2002年之后迅速增加,到2006年,该数字已达29.28%。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中国和其出口国都是这些碳排放的受益者,都应该对气候变化负责。一味对中国增长的碳排放进行指责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能估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投入产出法。估算了1997-200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能。在考虑隐含能和进出口能源产品的情况下,都按我国的能耗效率对进出口进行的保守估计发现:1997-2006年,我国的能源进出口基本持平.其中1999-2005年是一个微弱的能源净进口国,而1997。1998和2006年却是能源净出口国;按照日本的能耗效率对进口产品进行调整后的乐观估计发现中国则是一个更大的能源净出口国,每年能源净出口量在10000-50000万t标煤之间,其中1997-2002年我国能源净出口量占当年能源消费总量的10%左右。之后该数字迅速增长,2006年更高达18.8%。可见我国进口的能源(包括进口产品中的隐含能)又以出口产品的形式输出到了国外。从能源净消费的角度看我国并没有多消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能源。虽然我国近年来能源产品进口增加较快,但我国快速增长的净出口使这些能源又“隐含”在产品中离开了中国。  相似文献   
5.
2005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量达17万多辆,首次超过进口量,这表明今后出口之路将不会平坦。在“十一五”或者更远的未来,出口将遭“三道坎”。  相似文献   
6.
稀土是我国五大优势矿产资源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国稀土矿产品进出口贸易逐年增长,而进出口价格却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趋势.从对我国稀土进出口总量、进出口价格走势的分析入手,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评估稀土出口总量分别对出口价格、进口价格、进口总量的相关程度,提出了我国稀土贸易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创维群欣安防公司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六月份取得了可喜成绩,销售增长15%,出口一个月等于去年全年的出口量,被业内人士称为“红六月景象”。  相似文献   
8.
世界粮油供应形势全球产量和贸易情况根据国际有关机构数据整理,近10年,世界谷物生产呈现总产量增加、出口量也增加的态势。1999- 2003年,总产在18.18~18.72亿吨之间;出口量在232~242亿吨之间;而2004—2007年,总产则在1983~2038亿吨之间,出口量则在2.36~2.44亿吨之间。总体讲,国际贸易量是基本稳定的,而近年总产量有不少提高,增幅在8%左右,可以说是超历史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