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1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划定农田保护区初探广西柳江县环保局周开庆1引言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是保护耕地的有效办法,根据生态系统中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口增长情况统筹兼顾农业和非农业建设用地,稳定农田面积,保证人民生活和建设用地的需要。是解决人地矛盾的重要措施。本文以广西柳江为例...  相似文献   
2.
为了贯彻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有效地解决中国的环境危机以及更好地进行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建立底线思维.中央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了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通过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相关文献和政策进行分析,提出生态红线的类型和划定的思考,结合生态红线落地问题,对宁夏生态红线划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以期为全国生态红线划定和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土空间规划“三条控制线”划定的沈阳实践与优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年国  王娜  殷健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0):2175-2185
国务院机构改革前,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分别由国家不同部委主导划定,存在划定过程统筹协同不够、划定结果交叉重叠、实施管理困难等问题。国务院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部负责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在资源环境城镇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基础上,自上而下逐级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本文总结了沈阳作为试点城市,在三条控制线划定中的矛盾冲突表现与成因,构建三条控制线与生态、农业、城镇三大空间关系,建立管控体系与调整规则,并阐释在市级权限范围内的调整优化做法。研究发现:三条控制线存在空间交叉重叠、功能难以区分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基本农田承担了限制城市空间蔓延的使命,指标不允许跨行政区调整导致部分基本农田不得不安排到城镇内部;由于概念界定不同导致部分城市公园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内的部分耕地被先期划为永久基本农田。提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三条控制线优化建议:一是突出既是政策线又是技术线的特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划定;二是国家自上而下对基本农田调整政策和制度进行创新;三是建立事权分级管理机制,合理预留地方事权弹性。  相似文献   
4.
5.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本农田划定是落实耕地保护、保证粮食安全的关键问题。目前,基本农田划定的相关研究多基于对耕地适宜性条件的评价,而未涉及对耕地历史变化过程的考虑,因而不能保证划定结果适应实际区域的耕地变化趋势,导致基本农田易被占用,补划与调整频繁。论文综合考虑耕地适宜性条件与历史动态变化状况,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以湖北省大冶市这一典型资源型城市为实验区进行了实例研究,划定结果表明,该划定方法能在保证基本农田划定数量与质量的同时,提高其农业用途的稳定性,促进基本农田保护与经济建设、生态保护间协调发展,是一种有效的划定模型。  相似文献   
6.
国家公园边界是平衡生态价值与社会经济价值的重要界线,国家公园边界划定作为国家公园综合规划和科学管理的先决条件,关乎国家公园区域内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对生态安全和统筹协调的理论分析,结合对保护地基础、代表性景观、人口与城镇化发展及区域特质等关联因素的综合考虑,提出了国家公园边界划定的理论框架,建立了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家公园边界划定模型方法,并以拟建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为案例地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在“斑块—阻力面—廊道”研究范式基础上,将原保护地基础与代表性景观纳入生态安全评估体系,并建立基于生态安全和统筹协调的方法模型,可以弥补以往自然保护地边界划定导向单一等不足;(2)识别林芝市生态斑块10块,关键廊道5条,辅助廊道11条,在此基础上进行原保护地基础、代表性景观分析,结合水体、山脉、行政边界等确定基于生态安全的国家公园基础边界,面积为1.12万km2;(3)在上述范围基础上叠加人口与城镇化、景观资源点及边防管控分析,可以划定基于协同发展和领土主权导向的国家公园边界,面积分别为1.63万km2和3.73万km  相似文献   
7.
企业内部生活区和生产区无过渡地带引起的企业职工和家属与企业的噪声污染纠纷,其处理依据为厂界噪声强度,但厂界划定的关键在于产权产籍的归属。  相似文献   
8.
水是生命之本,是经济建设的必备资源。解决好人民群众的饮用水源安全问题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陕西省大部分地区由于年降雨量相当少,地表水资源十分贫乏,饮用水水资源尤其显得极为珍贵。加之植被普遍稀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饮用水源保护的难度也相当大,稍有疏忽,就会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全省各级人民政府要认清现代社会中,水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生活的重要性。在积极的退耕还林、还草,再造秀美山川的同时,还要保护好这些难得的饮用水源。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地矿部颁布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9.
海岸线是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资源价值。本文通过对海岸线的内涵与定义进行系统分析,结合管理实践要求,建立了基于陆海统筹的海岸线分类体系。梳理了海岸线划定的原则,通过分析不同岸段的属性特征、管理需求等因素,提出了以下几种划定方法:自然岸线采用痕迹线法、多年平均大潮潮位法以及综合研判法;人工岸线采用综合研判法;河口岸线采用特征排序法;生态恢复岸线采用指标量化打分法。该研究可为我国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河流生态缓冲带(后称"缓冲带")对改善河流水环境、控制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等具有重要作用。如何确定缓冲带的宽度并对其进行合理构建,已成为学者与管理部门关注的热点之一。以浙江省湖州市平原河网型河流大钱港(溇港)为例,基于VFSMOD模型计算和地形坡度、水体流向、土地利用状况、降水条件、土壤类型等现状条件,确定了农田型河段、村落型河段、林草型河段的缓冲带宽度;针对城镇型河段,结合城市河道蓝线,确定了缓冲带的宽度。结果表明,大钱港干流左右岸缓冲带长度共约16.1 km,面积共约0.408 km2;同时,采用GIS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实现了缓冲带的可视化表达。结合农业农村面源污染负荷空间分析,筛选出高污染入河负荷区中的唐家浒自然村汊港段,并提出了缓冲带修复方案,以期为其他缓冲带划定与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