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5篇
基础理论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随着安防领域网络化的进行,网络视频监控控制器作为网络视频监控,存储,管理的新兴设备,其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飞思卡尔半导体的凭借其在网络通信领域强大的研发实力,推出了基于PowerQUICC II Pro processors及未来QorIQ communications platform的网络视频监控软件和硬件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从珠江口海域分离、鉴定出3种重要有害藻类小普林藻JX12(Prymnesium parvum)、剧毒卡尔藻JX24(Karlodinium veneficum)、红色赤潮藻JX14(Akashiwo sanguinea),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和pH值对小普林藻溶血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海洋微藻溶血活性的测定方法进行了优化,并进一步分析比较了不同藻株以及不同生长时期溶血毒性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在实验温度范围内(4~50°C),小普林藻的溶血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7℃为其最佳反应温度,pH 8和50 min为其最佳反应条件。不同生长时期的小普林藻溶血毒性具有显著差异,对数期溶血活性(5.67×10~(-7)HU·cell~(-1))显著高于稳定期(2.32×10~(-7)HU·cell~(-1))和衰亡期(3.40×10~(-7)HU·cell~(-1))。分离自珠江口海域的3种微藻均检测出溶血毒性,单个细胞溶血活性由强到弱分别为红色赤潮藻(976.20×10~(-7)HU·cell~(-1))、小普林藻(5.67×10~(-7)HU·cell~(-1))、剧毒卡尔藻(2.58×10~(-7)HU·cell~(-1))。值得注意的是,红色赤潮藻中国株JX14的单位细胞溶血活性显著高于美国株AS2,是后者的2倍以上。本研究首次确认珠江口海域红色赤潮藻、小普林藻和剧毒卡尔藻均具有较强的溶血毒性,这些有害藻类一旦形成赤潮可能对河口生态系统安全以及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3.
汪洋 《绿色视野》2013,(1):39-42
刚果盆地位于非洲中部,是世界第二大热带雨林。这里汇聚了众多珍稀动物,被称为"鬼魅面孔"的鬼脸山魈也出没于此。一群受私人动物园所托的偷猎者进入雨林,将山魈列为捕猎目标。为逃脱追猎,山魈和装备精良的偷猎者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  相似文献   
4.
在我的主要研究领域气候科学中,最大的问题是能源。因为我们的大部分能源技术都已相当成熟,我的猜想是,在未来几十年里,我们很有可能看到能源技术的渐  相似文献   
5.
王聪聪  颜天  周名江 《海洋环境科学》2015,34(6):801-805,818
剧毒卡尔藻(Karlodinium veneficum)是一种有毒甲藻,近年在我国沿海已经爆发过藻华,值得关注。本文研究了剧毒卡尔藻对不同粒径、不同营养级的几种海洋生物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卤虫(Artemia salina)、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存活及摄食的影响。研究发现:该藻对轮虫、卤虫存活影响较大,对黑褐新糠虾存活的影响较小,对中华哲水蚤存活几乎无影响。48 h,对轮虫的半数致死密度LC503400 cells/mL;96 h对卤虫的半数致死密度为LC504800 cells/mL;对黑褐新糠虾的半数致死密度为LC5089000 cells/mL;在89000 cells/mL的藻密度下,中华哲水蚤存活率约为80%。该藻不同组分对实验生物的影响是不同的,细胞破碎液对轮虫、黑褐新糠虾的影响最大;细胞外液对卤虫的影响最大。该藻对生物的摄食影响则发现,24 h内,轮虫、卤虫、中华哲水蚤均摄食该藻,且3种生物的摄食率随着藻密度增高而增加。可见,剧毒卡尔藻对不同生物的影响不同,其现场藻密度一般可达到104cells/mL,对轮虫、卤虫存活影响很大;该藻对生物有不同的致毒机制和致毒途径。结果表明:该藻藻华爆发,可能会对浮游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研究有害藻对不同粒径、不同营养级生物的影响,才可以更全面的反映出它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陶克菲 《环境保护》2006,(6B):74-75
“我们已经踏上了一段艰难的征途,成为一家完全支持地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公司,我们深知,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时间,还面临严峻的挑战。”——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生态设计声明》[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卡尔·阿曼     
卡尔·阿曼(Karl Ammann),1948年出生于瑞士圣加伦,是著名的野生动物摄影家,生物多样性保护者和经济学者,也是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猎豹保护基金会等多个非政府组织的顾问。  相似文献   
8.
卡尔·林奈     
卡尔·林奈(瑞典语:Carl von Linne,1707-1778),瑞典自然学者,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1707年5月23日,林奈出生于瑞典斯莫兰省的罗斯胡尔特村。他的父亲是一位乡村牧师,爱好园艺。幼时的林奈受父亲的影响,十分喜爱植物,他曾说:"这花园与母乳一起激发我对植物不可抑制的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