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蝉声响亮     
张樯 《绿色视野》2008,(8):57-58
那是什么声音?我们刚上山,尚未迈进宾馆的大门,便听见那震天的叫声四下里响起。感觉它不是从什么看不见的地方,由远及近传来的,而是纹丝不动依然故我地在近处一直响着,仿佛响了很长久的年月,我们一走来,便不由分说,将我们拥抱了。  相似文献   
2.
鸟的风景     
正远古,鸟破天荒地叫了。这个世界最早的声音不是恐龙,也不是猿猴,而是鸟。鸟唤醒了大自然的寂静。最初,山川、河流、森林、海洋都哑巴似的无声无息。某日清晨,一只鸟突发臆想,张开喉咙"啊"了声,于是声音诞生了。鸟精灵般的叫声让自然界充满魅力。格雷先生《鸟的魅力》以梦幻般的手法记录了数以百计的鸟的鸣叫,彰显着心灵与自然的和谐。鸟的叫声从一诞生  相似文献   
3.
上山捡垃圾     
梁雨 《环境教育》2014,(4):78-78
正"叽叽。""啾啾。"伴随着清脆的鸟鸣,我们一行人踏上了保护环境——上山捡垃圾的"旅行"。我们挑选了一座较近的小山,刚到山脚下,便觉得一片生机盎然,虽然还只是初春,但是藏在枯黄的干草下的幼嫩的小草已经耐不住性子,偷偷地露出头来,带给大地一点新绿。虽然只有那么一点的绿意,但千百株好奇的小草都露出头儿来,染绿了山脚下的草地。我们继续向山上爬去,渐渐地,挂在树枝头、草杆上的垃圾多了起来。卫生纸、食品包装袋、塑料袋……一块、两块、三块……  相似文献   
4.
潘林 《环境》2003,(12):16-17
人有人言,鸟有鸟语。广东省中山市沿海滩涂的一些村民利用各种鸟类的鸣叫声诱捕野生鸟类,每天至少有上千只野生鸟遭非法猎捕。其中不乏灰麻鹤(即夜鹫,俗名夜游鸟)、猫头鹰等国家保护鸟类。  相似文献   
5.
与鸟为邻     
正"啁啁——啾啾——""叽叽喳喳",每个清晨,房前楼后还是一片寂静的时候,我就在鸟儿们殷勤的叫声中醒来。小区临河而建,楼前屋后全是绿树花草,南面还有个700多亩的花木葳蕤的公园。因此,只要站在窗前或  相似文献   
6.
林红宾 《绿叶》2013,(8):102-110
深谷怪声天气有些反常。"谷雨"以后,气温仍然偏低,倘若在以往,早该进山采茶了。直到"立夏",我才与两位朋友驱车来到百里之外的深山采茶。这儿地处大山前怀,背凤朝阳,气温偏高,都怪异地春温不等,再加上我主观臆断推迟此行,导致山茶略老。山茶生长在巨石杂陈、落差较大的谷底溪床上,与野蔷薇混为一处,山溪上下,比比皆是,团团嫩绿,葳蕤生光。两位朋友是夫妻,首次采茶,甚是愉悦,便如鸡啄米般采了起来。我酷爱爬山,又是采茶老手,深知山高风烈,越往上走气温越低,山谷尽头的山茶正当时,索性舍近求远。我跟朋友说明情况,要他们优中选优,溯流而上,在山半腰汇合。言罢,背上行囊,沿着羊肠小道独自爬山。  相似文献   
7.
林红宾 《绿叶》2013,(7):103-109
茅舍虫吟小时候,我常住姥姥家,对那里的印象特深,至今回想起来,就如品尝了一口珍藏数十年的佳酿,荡气回肠,唇齿留香。姥姥家所在的村子周遭尽是山。山里人日出而作,日落将息。每当太阳磕山,岚气暮霭就如潮水把山村淹没了。到了深夜人脚定的时候,这儿沉寂得几近原始,倘若没有驴叫犬吠,谁也不知道这儿有人居住。偶尔山上传来几声小兽的叫唤,自然会给人们带来热门话题,会说出一系列野味十足、鲜为人知的大山传奇。  相似文献   
8.
人生活在大自然,耳朵时刻在接受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风拂树叶的沙沙声,虫鸟的鸣叫声,小溪潺潺的流水声,这一切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用优美的音乐可以表达和谐旋律对人们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