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87篇
基础理论   61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残留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崔云  吴季茂 《上海环境科学》1998,17(10):22-25,42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一类新型超高效除草剂,大约包括2V化合物,已被广泛用于禾谷作物防除阔叶杂草以及某些禾本科杂草,该类除草剂在环境中的残留浓度〈1μg.kg^-1水平。常规的分析方法包括生物鉴定,酶免疫分析,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MS联用后,可以准确测定复杂环境样中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痕量残留。  相似文献   
2.
磺酰脲类除草剂在硅胶G表面的光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高效薄层析方法研究了苄嘧磺隆,甲磺隆,氯磺隆,氯嘧磺隆4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氙灯与太阳光下的光解动力学,以及8种有机色素对苄嘧磺隆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除草剂在硅胶G表面的降解呈一级动力学反应;有机色素对除草剂的降解均表现显著的猝灭效应。其中以姜黄素的猝灭作用最强,色素剂量与光解中的猝灭效应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色素剂量加大,猝灭效应加强。  相似文献   
3.
4.
二苯噻吩的微生物脱硫及其在脱煤中有机硫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林顺 《重庆环境科学》2000,22(1):45-47,62
评述了煤中有机硫的模型化合物二苯噻吩的微生物脱硫最新进展,对二苯噻吩的特异性脱硫的微生物和机理作了较新的介绍并提出了独到的看法,指出了当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其在脱煤中有机硫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通过亚胺缩合的反应制备出阳离子荧光传感器(Cation Fluorescent Sensors,CFSs),并对其结构、光谱性能检测、荧光量子产率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荧光化学传感器产生的荧光光谱一直是高效的分析方法,因此合成了新的基于席夫碱的荧光化学传感器,并研究了对各种金属离子的结合特性.在CH3CN溶液中测试了阳离子荧光传感器时不同阳离子的选择性响应,发现对Cu2+有较好的选择性,可用于Cu2+的检测.该类阳离子荧光传感器是基于2,2-联噻吩-5-乙醛的荧光发射基团和邻氨基苯甲醚为识别基团的一类阳离子荧光传感器.  相似文献   
6.
氟磺隆水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试验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pH的缓冲溶液和不同自然水体对氟磺隆水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pH缓冲溶液和不同自然水体对氟磺隆水解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碱性条件下氟磺隆的水解速率最快,半衰期为0.2 d,酸性条件下次之,半衰期为6.0 d,在中性条件下水解较慢,半衰期为15.7 d,而在不同自然水体中氟磺隆的降解速率为:伊通河水稻田水青湖水蒸馏水。  相似文献   
7.
采用富集培养技术从磺酰脲类除草剂污染土壤中筛选得到1株降解噻吩磺隆的细菌,命名为ZWS13.经形态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采用HPLC研究了初始底物浓度、温度、接种量、pH等因素对菌株ZWS13降解噻吩磺隆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ZWS13对噻吩磺隆的降解具有较广的底物浓度范围,在7 d内对初始浓度5.0~100.0 mg·L~(-1)噻吩磺隆的降解率达到60%以上;菌株ZWS13降解噻吩磺隆的较适pH为8.0,较适温度为40℃,较适接种量为1%;其中,菌株培养温度为40℃时,菌株在10 d内对50.0mg·L~(-1)噻吩磺隆的降解率达到99%以上.降解谱测定结果表明,菌株对烟嘧磺隆、吡嘧磺隆和甲磺隆亦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采用HPLC-MS分析确定了菌株对噻吩磺隆的5个降解产物,推测菌株对噻吩磺隆的降解途径主要为磺酰脲桥C—N键的断裂、脱甲基作用或脱酯作用的甲基丢失及三嗪环的开裂.研究表明,菌株ZWS13能够有效地降解噻吩磺隆,具有生物修复噻吩磺隆污染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接种Penicillium sp.和模拟小麦根际环境的方法,研究了甲磺隆在Penicillium sp.和小麦根际分泌物协同作用下的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丰富了土著微生物和外源微生物,对甲磺隆的降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接种Penicilliumsp.的根际土壤中甲磺隆降解半衰期为8.6 d,其降解速率是接种Penicillium sp.的非根际土壤的1.8倍,是普通根际土壤的2.7倍.继续追加甲磺隆的试验表明,接种菌株Penicillium sp.对甲磺隆的降解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  倪子钧  李兆兴  宋磊  鲍佳  张惠文 《环境化学》2020,39(5):1356-1367
磺酰脲类除草剂属于高效、低毒、高选择性的新型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等田间杂草的防控,其用量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其微量的除草剂残留易对后茬敏感作物产生药害.利用微生物降解土壤中的除草剂残留有望成为一种修复污染的有效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筛选出的能够降解磺酰脲类除草剂菌株的来源和所属微生物类群,以及除草剂降解酶的研究进展,此外,对相关微生物对不同除草剂的降解途径也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提出了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可为后续寻找高效的微生物降解菌种及利用基因工程法修复受污染的土壤、水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磺胺类制药废水是一类难降解有机废水,其中含有苯磺酰胺、苯磺酸、苯酚等苯系物,对这些物质的快速检测十分必要,针对这3种物质建立了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快速同步检测方法。采用C18柱为分离柱,比较了乙腈/水、甲醇/水和甲醇/缓冲盐3种流动相体系的分离效果,优化了230、240、250和260 nm 4种检测波长等条件。结果表明,V甲醇∶V磷酸二氢铵溶液(0.5%,p H=3.5)=50∶50作为流动相时,基线稳定,峰形较好,3种目标物在11 min内即可实现有效分离,且浓度为5~100 mg·L~(-1)时,3种目标物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检出限为15.0~29.4μg·L~(-1),相对偏差为0.05%~1.56%(n=5),该方法能同时检测苯磺酸、苯酚和苯磺酰胺,具有简便、灵敏、准确等优点,可为制药废水的快速检测和磺胺类药物降解机理的分析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