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92篇
  免费   538篇
  国内免费   780篇
安全科学   3327篇
废物处理   164篇
环保管理   2153篇
综合类   8135篇
基础理论   682篇
污染及防治   450篇
评价与监测   543篇
社会与环境   557篇
灾害及防治   699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456篇
  2020年   368篇
  2019年   357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359篇
  2015年   553篇
  2014年   1426篇
  2013年   831篇
  2012年   940篇
  2011年   974篇
  2010年   698篇
  2009年   799篇
  2008年   944篇
  2007年   1037篇
  2006年   788篇
  2005年   693篇
  2004年   563篇
  2003年   593篇
  2002年   543篇
  2001年   394篇
  2000年   345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273篇
  1997年   249篇
  1996年   225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209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了对钢铁企业安全投资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建立了钢铁企业安全投资的评价体系,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得出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可对各因素进行评价分析;得出某钢铁企业安全投资现状分数为83.9分,等级为较好,需着重加强安全培训、劳保品、工业卫生等人因素方面的投资;在环境方面的投资较合理。  相似文献   
2.
3.
<正>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10年救助12万矿工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以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为主体的尘肺病救助体系。截至2014年11月底,基金会41家定点医院累计救助尘肺病矿工12.55万人。尘肺病是对矿工危害最为严重的职业病,其中,煤炭行业是尘肺病多发的行业。由于治疗费用较高,资金用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特点及其环境危害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水土流失是三峡库区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库区产生大量泥沙的根本因素,更是造成库区人民生活贫困的根源。本文就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其环境危害作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丁宗洲 《灾害学》1992,7(2):68-71
本文论述了湖北省农业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危害,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2005年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分别看望了著名核物理学家朱光亚和著名数学家杨乐,听取他们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向他们和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亲切问候和新年祝福。胡锦涛强调,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8.
技术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对技术变化的模拟和分析能够识别技术变化的作用.在评估减排成本以及确定减排目标时起到重要作用。但是早期的气候政策模型通常将技术变化视为非经济的外生变量,因而无法对技术变化的起因和效果做深入分析。近年来的气候政策模型则开始逐渐利用内生方法模拟技术变化。在介绍内生技术变化的概念及与传统的外生技术变化的区别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和评述研发投入和技术学习这两种主要的内生技术变化模拟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气候政策模型中得到应用。但是现有建模方法无法表征技术变化过程中的动态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因而传统的建模方法需要扩展到一个更为综合的框架并需要更坚实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基于该框架介绍内生技术变化模拟方法的未来可能拓展。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人口、资源、经济、环境和科技构成了其关键要素。本文基于PREEST系统模型。首先提出了一套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借助于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度分析法。就中国1987~2001年度的综合发展指数与协调发展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基于研究成果。对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